APP下载

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8-02-14翟洪桂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想象力小学语文

翟洪桂

【摘 要】 创造力是国民的核心素养,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它首先表现为国民的想象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期。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童话教学课堂是培植想象力的主要阵地。本文以想象力培养为出发点,针对当下的小学童话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益的分析研究,并突出以后实施的可行性策略,以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和反思。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想象力;童话选编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因为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不断地推动世界进步。但是我国当下的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显现出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制造”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高度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人文性学科,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而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但是我们分析当下的童话教材和教学,便会发现许多值得诟病的问题所在,因此,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建议,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理论借鉴,以期更好地改进童话教材,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童话在培养想象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当下苏教版语文童话教学的缺陷分析

1.童话主题狭隘,教育面扁平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篇目不难发现,体现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主题的童话占比较大,其中,属于道德教育内容的占比约为50%左右,知识类教育主体约为30%。但是,我们选取知识教育类的童话进行分析会发现,像《北风和小鱼》、《小松鼠和大松树》、《蚂蚁和蝈蝈》等童话故事,大多是从反面教育和警戒学生不遵守纪律与道德约束便会受到惩罚和责备,这样的教育篇幅在苏教版教材中比例稍高。尽管这些童话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起到了一定教育作用,但是这些知识童话不是以发展儿童想象力为主要教育目的,大多是用教育的形式来掩盖想象,忽略了童话教育应以培养想象力为主要功能的价值取向。

2.童话类型单一,吸引力欠缺

苏教版选编的童话篇目总体上呈现类型单一和教育力不足现象。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教材中的童话大都是分为常态人体、模拟人体、虚拟人体等三种形态。常态人体形象主要是以真人的面目予以体现,但是他们大都有着离奇惊险的经历和独特怪异的性格,如《爱丽丝漫游仙境》故事中的爱丽丝就是这类形象;模拟人体形象主要以人类外的动植物、器物、自然物等事物为主,但是它们被赋予了超凡的技能和本领,如郑渊洁笔下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虚拟人体主要以神仙巨人、鬼怪侏儒、异兽奇珍为主要形象,技能非常本领高强,这类形象深得学生喜欢,也是培养学生超凡想象力的重要载体,如《小飞侠彼得潘》中会飞的男孩彼得潘等,使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但是这三类童话在各个年级的分布极不合理,在选编的31篇童话中,只有模拟人体一类形象,常态人体和虚拟人体竟然没有一篇入选,这和《课标》提出的“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3.经典童话偏少,教育空间窄化

苏教版选编的童话经典力作不多,教育空间明显窄化。通过分析发现,入编的31篇童话只有《北风和小鱼》、《蘑菇该奖给谁》、《这儿真好》等7篇有作者署名,其余都没有作者,也就是说都是编者自己创作的,且其中只有1篇为外国作者的童话。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编者在选编童话时没有很好地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国外童话大师,如安徒生、格林兄弟、林伯伦等的作品在苏教版教材中完全没有出现,一些外国经典童话,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怀特的《夏洛的网》、达尔的《女巫》等都没有入选。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教育几代人的童话故事想象奇特,艳丽多姿,正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重要载体,但是很可惜,这些作品没有引起教材编者的重视和青睐。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整改建议

1.丰富童话选文主题

由于苏教版教材中道德教育类童话比重过大,这就过分强调了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虽然这样的教育思想也无可厚非,但是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尽可能淡化硬性的道德灌输,而应该更多地去彰显童话题材自身的教育特质。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降低道德教育类童话故事,发挥《品生》和《品社》课的教育功能,同时将科技知识类型的童话故事适当转移到科学课程或者其他文体课文中,为选编想象类童话故事提供可能和让出空间。

2.扩大童话选编类型

针对教材选编中没有涉及常态人体和虚拟人体类型的童话故事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依然需要立足童话题材自身的教育特点来建构教材体系,应该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教学的立足点,尽最大可能兼顾三种类型的童话故事都能入编教材,做到类型丰富多彩,文质兼美。同时,更要注意低年级应该以模拟人体类型的童话为主,中高年级则更多的应该是以虚拟人体为主要形式。

3.增強童话选编典范性

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原则。因此,童话选编应该中外结合,以经典力作为主,同时偏重于选编想象力丰富的童话故事。教师应该摒弃以警戒说教为主的童话作品,而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视角来选编经典童话,更要将经典力作中的精彩片段截取后编入教材中,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儿童阅读原著的欲望和热情,而且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童话是学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我们需要正视苏教版教材选编童话作品的问题所在,并能够真正进行调整改进。当然,我们作为老师,也可以对文本进行适当调整,利用阅读课或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引进经典童话故事,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希望引起广大教育同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01.

[2]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6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88.

[4]潘庆玉.想象力的教育危机与哲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想象力小学语文
想象力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