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

2018-02-14吴英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思维

吴英

提问在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贯穿着整个课堂,甚至一整天的日常活动,老师问学生答,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所以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对所在几个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发现,提问虽然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师生互动形式,然而教师们提问的策略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们并不重视提问的有效性,提出的很多问题对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并没有实际意义。

一、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课堂提问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而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老师重视他们,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出一个主动学习的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一些不令人满意的答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能盲目地否定,说不定学生的再次回答会给你带来惊喜。

在课堂上,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基础的题目可以请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发言,而对于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可以请班级的优等生回答,这样就可以面面俱到,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四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提问的:这段话中哪些词或句子你还不理解?利用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同桌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颜色多?一阵阵花香吸引了“一只只小蜜蜂”,还吸引了谁来?它们都来干什么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说些什么?能用几句话写下来吗?这个教学片段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層层深入。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孩子们都激发了思维,说话写话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精心设计,抓住提问时机

在教学中,教师切忌随便使用问答模式,因为这样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有了矛盾才有思维能力,教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后,要顺着思路内涵深入地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附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当学生明白谈迁的不幸遭遇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谈迁是怎样面对这一切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要认真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谈迁是个意志坚强,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急于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愤悱”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就成了马后炮。

三、难易适中,引导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思维活动往往从质疑开始。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有探究的愿望。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容易,学生就没有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不思考就能说出答案的问题含金量不高;问题太难,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样的问题又会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思考的兴趣。只有设计一些难易适度或者真正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思考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

比如,我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这篇课文介绍了“滴水穿石”这种现象,并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这个现象给人们的启示,即做事应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如果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提问:“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则会使学生不知如何作答。而问题太易也不行,比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提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是做什么的?”这样又细又琐碎的问题,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同样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浅中见深,提问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例如,在教学《泉城》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提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最易的)为什么把济南称为“泉城”?(较难的)哪些句子写出了泉水的形态之美?哪些句子描摹出泉水的声音之美?(更难的)珍珠泉神奇在哪里?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采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应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

总之,要想让提问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就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出能让课堂画龙点睛的问题,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生气勃勃。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思维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