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应在“实效”上着力

2018-02-14杜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效分层目标

杜娟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確保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语文老师所要做的就是了解、尊重和帮助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精心分层,实施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力,促进良性循环,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一、目标分层,激发个体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前学情预测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分层次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那么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例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围绕“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这一主要目标,提供了几个层面的学习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参考、选择:

学习目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相关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3.朗读补充材料:诗歌《妈妈的爱》。

学习目标二(在目标一的基础上增加):

1.通过品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2.朗读诗歌《妈妈的爱》,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目标三(在目标一的基础上增加):

1.读读“真爱就像茉莉” 这句话,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期望值,对于难度较大的目标可分解进行,科学地设计阶梯状的子目标系列,并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逐步达成。这样分层制定的学习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满足与收获,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

目标分层,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发展目标,教师心中既有“所有人”,又有“个别人”。力求在目标确定时,有一个无形的菜单,供学生选择,达成保底目标;供学生挑战,努力超越自我。尽可能使低层次的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内容分层,体现能动性

分层教学在内容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不同维度的学习需求,既体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又兼顾学生实践能力、情感态度、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对各层次的学生实施“对症下药”,设计层次化、多元化的课堂内容和课堂活动程序,使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一把的扶一把;或鼓舞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信心,或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调整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方法,或纠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英国现代教育学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所说的“一切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这种异步推进的状态。

例如在学习《恐龙》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不同形态,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我将这个自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块分割,针对各合作小组l~4号学生的特点提问,让优生做较难的题目,学困生做最容易的题目。在学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让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来找课文一共介绍了几种恐龙,然后引导性学习了雷龙的特征,3号同学找出具体介绍恐龙的相关句子,2号同学说出介绍不同恐龙时采用的说明方法,1号同学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继而进行有效讨论,将自己分得的题目得出正确答案后整组交流,这样,小组的所有成员就有机会掌握全部内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所获,教学重难点也有了突破。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我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根据组内不同层次同学的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同时,通过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得到了资源的共享。

立足课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有区别地设计教学、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享受成功。眼中既有“优秀生”,又有“普通生”,更有“困难生”。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状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说得生动热烈,读得入情入境,写得有滋有味,整个课堂灵动飞扬。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的推进中,面向各类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在适合的教学内容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在积极参与中树立自信,丰富情感,体验成功。

三、方法分层,突出灵活性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课堂上,胸中既要有“普遍的方法”,更要有“特殊的方法”。学生独立学习时,鼓励各层次学生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时,尽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点拨,对困难学生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个别帮助,有的时候还需要放慢脚步,反复操练。通过这些方法的分层,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培养。

在教材处理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课堂上对课文背诵的指导,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强,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熟读成诵,这一类学生只需要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便能熟练地背诵出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背诵课文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做更进一步的辅导和帮助,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下水背诵。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及时背诵课文,课堂上抓住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及云雾的不同位置、不同形态、不同特点,进行了多次的指导和点拨。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的情况,则可采取按课文内容填空的手段,有效巩固已经学习的课文和知识,也有助于提升背诵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多为他们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允许他们出错,及时启发纠正,不断鼓励,给予表扬与肯定,这样,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兼顾个体的“分”。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读、理解、小结,也有分层次的指导和个别的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表现出思维活跃、反应敏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两者都是不断发展、调整的。如果各因素都处于积极状态,就会进入最佳发展期,出现突变性,释放出潜在的能力,从而实现跳摘果实。

陶行知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于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语文的课堂着眼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以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效分层目标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