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思考

2018-02-11曹曦颖何映虹张文娅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曹曦颖 何映虹 崔 瑾 张文娅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开放与共享已经成为教育共识。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普及与共享成为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1];2011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决定“十二五”期间建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并明确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管理等[2];201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组织与实施、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等[3];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意见》(教高〔2015〕3号),再次提出 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自2013年以来,教育部共分四批批准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建设课程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经过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立项建设课程进行审核,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268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教高厅函〔2016〕54号)[5]。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强化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共享,深化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按照国家的部署,我省积极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各高校建立了精品在线课程专门网站,面向广大师生、社会全面开放,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2016年,全省高校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含网络教育课程)12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04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568门[6]。根据我们调查,目前我省已立项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计852门,其中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7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2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1门。我省建设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使用累计覆盖学生逾382万余人,已注册在校生145万人,已注册非在校生237万人,获得学分人数78万人,课程网址点击次数逾5797万次。其中:(1)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覆盖学生人数逾168万余人,已注册在校生近7万人,已注册非在校生161万人,获得学分人数逾3万人,课程网址点击次数逾957万次;(2)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含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469门,覆盖学生人数逾175万余人,已注册在校生105万人,已注册非在校生65万人,获得学分人数61万人,课程网址点击次数逾3294万次;(3)建设校级精品在线课程341门,使用累计覆盖学生人数逾39万人,已注册在校生33万人,已注册非在校生11万人,获得学分人数14万人,课程网址点击次数逾1546万次。由此看出,我省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国家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资源课程。

虽然我省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英语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明显不适应实际需要。根据我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统计,2012—2015年我省建设的英语类精品课程只有19门,参与建设学校只有11所,其中4所部属高校6门、6所省属公办本科12门、民办本科1门;课程类型则主要集中在公共外语课程方面,其中《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13门、文学课程3门、翻译课程1门、英语学科教学课程2门。2016年,我省有16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均在“爱课程”网上线,但其中英语精品资源课程只有2门[6]。

英语不仅是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有利于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不得不采用大班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英语课程教学。这种大班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省内高校积极加强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但是英语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却不容乐观,英语类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仅开设了3门(四川大学英汉口译、乐山师范学院英语词汇学、成都学院英语视听说)。因此,加快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脱离社会实际

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教学内容的建设。从省内高校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目前高校英语的教学内容许多是照本宣科,局限在“死板”的课本上,而不能反映“活”的最新学科动态。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每位主讲教师要有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在2至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于是,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授课录像上传到课程网站,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共享开放的视频课程差距很大。有的英语精品共享课程内容陈旧,甚至一些过时的内容还继续出现在共享的网络平台上;有的英语精品共享课程忽视语言教学的社会属性,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脱离了社会实际;英语精品共享课程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些显然早已不符合新时代对英语学习者的需要。

(二)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吸引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教师的教学局限在书本上的内容,“循规蹈矩”地讲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填鸭式”和“灌输式”的书本知识。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现代人也更加习惯和依赖这种借助网络平台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时代,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需结合新媒体技术手段完善英语教学。如果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节45分钟的视频课还是传统的授课形式,则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不高。再加之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需要利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交流活动,不再是只强调阅读来应对考试,而是要加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除了高校学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服务主体,社会学习者和高校教师也应包含在内。而不同的学习背景直接导致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不相同。现有的英语精品资源课程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吸引学习者学习兴趣。

(三)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缺乏共享性,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教育部明确规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学习型社会,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老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目的是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学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相互吸收、借鉴教与学的经验。在众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根据爱课程网上获得的2015年的数据,点击量在一万以上的只有15门,仍有大量课程无人问津[7]。这其中就包括大量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英语资源共享课程的共享情况并不理想。我们还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各大高校在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建设上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无任何交流,这就造成许多资源内容重复;有的大学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还需要用户到网站进行注册登录甚至付费才能被下载观看;有的大学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则出于保护自己特色内容的需要,只允许其本校的师生进入学习。以上的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为大学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或是减轻了其网站管理的压力,但是却限制了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发展,未能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四)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利用率低,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建设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目的是使高校的英语课程能够在教学教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带领下推出一系列适合网络教学的先进的教学课程,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在四川省的一百多所高校中,我们随机访问了十几所高校的教务处网站上有关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栏目,发现页面依旧存在“资源获取失败”“无法显示或无法找到网页”之类的问题。有些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和精品课程的浏览量少之又少,几乎无人问津。这些与学校重立项轻管理建设有很大关系。这导致许多网站宣传力度不到位、登录网站方式复杂、观看精品课程收费、登录有权限限制等等问题。许多网站的精品课程浏览量不见增长,网站的日常维护不及时和与用户的互动减少,加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速度缓慢,导致很多网站上传和更新精品课程资源的频率低,网站内容得不到充实,甚至有些网站的资源内容还滞留在几个月前或一年前。

(五)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是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一大难题。不同的大学师资力量存在差异,适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体教学的师资力量总体不强。有的高校在科研事业上,配备了优秀的英语教师组建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有的高校由于实力相对较弱,则会出现人才资源不足的现象;有些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师资名单上会列出许多教师,但事实上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却并没有那么多;有的学校连最开始的申报工作都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有的学校教师是聘用兼职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大;有的英语教师平常教学任务就非常重,无暇顾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此外,制作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师除了要求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需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这恰恰是一些年龄较大教师的短板。

此外,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而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因此,加强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那么,如何加强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质量监控,目前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具有操作性的监控办法。

三、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系统性框架和内容

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面向学生、教师和社会大众各个领域的用户,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学习服务,满足不同的岗位学习需求。因此,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整体框架,对所有的资源能够进行整体设计、分层处理。这种处理要让不同英语水平、不同领域的用户能够很便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高它们的学习效率。教学内容是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灵魂。因此,做好课程内容就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启发性和研究性。因此,精品课程资源的核心应该是注重该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形式的匹配。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更新,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新鲜、新颖、新潮。新时代的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过去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有选择性的继承发展,还要对那些在今天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精品课程“取其精华”,而对那些已经过时的内容“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不负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精品”二字。

(二)创新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的被动学习和跟着教师走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制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利用视频和音频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枯燥形式,给课堂引入更多的体验式、合作式的创新元素,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另外,课件要具有制作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师借鉴分享或修正改善,更加有利于精品课程的传播和共享。当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课件放在精品课程的平台上,以供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以将学习计划和作业放在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检测和反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优质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严格的评判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过程进行抽查和评估,以便在教师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相互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由于精品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派送现有的英语教学人才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综合素质;从国内外引进更高水平的英语人才和专家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培养课程团队作战的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四)提高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共享资源利用率

精品课程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利用和共享。要使高校的精品课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和利用,首先要加大对各个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的宣传,定期在校内和校外进行推广活动,吸纳有益的建议,制定政策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学分。其次要简化精品课程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为现有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提供快捷的查询和下载渠道,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教师、公众更好地共享英语资源,做到资源的真正共享。此外,各大高校之间要相互开放课程资源查阅和下载,共享精品资源课程。当然,在开放共享的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处罚盗版侵权行为,保护教师的辛苦劳动成果。

(五)注重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后期维护工作

精品课程资源生命力的维持不仅需要借助现代多媒体,还需要后期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使共享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后期的维护工作不能只是技术人员的事,而需要课程小组全体成员都应承担起责任和义务。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更应该遵循教学的目的,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结合最新的实时动态,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因此,课程负责老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实时补充和更新课程的最新动态,还要尽可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对自己课程不足的地方进行完善;平台技术人员应该给予技术支持,尽量简化网站的登录方式和资源获取方式,以方便学生使用。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机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创新了英语教学模式,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还让英语资源共享最大化。英语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正走上快速建设发展的正轨。当然,任何一个发展中的事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自身也会存在不足之处。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来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体制。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仅是整个学校甚至是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还是未来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高校应更加重视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将精品课程和英语的课程教学相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优质英语资源共享课程。最后通过各个高校之间、各网络平台间的密切合作和共享交流,有效推动精品课程质量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使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心经精品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