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

2018-02-09王蕾华陈颖颖

智慧健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穴位小儿中药

王蕾华,陈颖颖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小儿便秘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接不通以及排便时间较久,临床表现为小儿排便无规律,或虽有便意但无法排除大便[1]。小儿便秘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存在不良的影响,可影响小儿的胃肠道功能,严重时还可对小儿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水平造成严重影响,以及小儿遗尿等生理发育的障碍,不仅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存在不良影响,还容易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2]。由于小儿便秘的病因存在复杂多样的特点,造成临床的诊断难度较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8例便秘患儿应用中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便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为2-6岁,平均(3.72±1.03)岁;平均病程为(3.87±1.28)d。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11个月至4岁;平均病程为(3.98±1.03)岁。两组患儿均经我院临床检查并确诊为小儿便秘,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儿常规的推拿按摩治疗,每天进行1次推拿按摩治疗,以10 d为一个疗程。推拿的具体内容包括:保持退六腑2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护理人员再给予患儿摩腹5min治疗,只要指护理人员以手掌或四指紧贴于患儿的腹部,以患儿的脐部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环旋按摩,并推下七节骨300次[3]。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同样以10d作为一个疗程,具体内容包括:①耳穴埋豆,在患儿的肠穴、脾穴、大肠穴及肺穴等多个穴位贴王不留行籽。②中药灌肠:护理人员将当归30 g、枳壳30 g及肉桂6 g以水煎成药液200mL,将药液冷却至与人体常温一致时,将药液注入灌肠袋,随后将医用导管插入小儿肛门的7-10 cm处,并在15 min内灌肠完毕。③中药穴位贴敷:将当归30 g、枳壳30 g及肉桂6 g打磨成粉,制成小型药包,贴于小儿神厥穴处,并使用电吹风辅助加热,保持1d-2 d做一次更换[4]。④手法按摩: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八髎穴进行由上至下进行按摩,同样以10 d为1个治疗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单项症状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其中单项症状评分降低则表示患儿情况改善,且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级别,其中痊愈表现为患儿便秘症状消失,有效表现为患儿便秘症状得到改善,无效表现为患儿便秘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后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大便难排:对照组(1.89±0.67)分,研究组(0.56±0.23)分;腹胀腹痛:对照组(1.54±0.29)分,研究组(0.32±0.26)分;夜间哭闹:对照组(0.78±0.09) 分, 研 究 组(0.41±0.21) 分;小便黄染:对照组(0.53±0.61)分,研究组(0.24±0.12)分;舌苔红腻:对照组(0.61±0.21)分,研究组(0.33±0.08)分。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临床治疗后,痊愈情况:对照组痊愈人数5例,占比13.16%,研究组痊愈人数15例,占比37.5%;有效情况:对照组有效人数18例,占比47.37%,研究组有效人数20例,占比50%;无效情况:对照组无效人数15例,占比39.47%,研究组无效人数1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占比60.5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占比87.5%,组间检验结果为(x2=18.910,P=0.000)。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便秘是发于小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在中医学中认为,小儿便秘不仅与小儿胃肠道功能的失调有关,还与小儿的肾、肺、脾等存在相关关系,其小儿若出现气滞血瘀、肠液枯燥、脾虚津耗均能引起小儿出现大便干结,由此形成小儿便秘[5]。该病使患儿的大便秘结不通,且延长排便时间,影响小儿的胃肠道功能,严重时还可对小儿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水平造成严重影响,以及小儿遗尿等生理发育的障碍,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因此在发现该病时,患儿家属应立即带领小儿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防止小儿病情加深。治疗小儿便秘的方式较多,其中传统推拿技术治疗和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为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中传统推拿技术对患儿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临床效果仍达不到理想的临床效果要求。中医综合护理技术主要是采用耳穴埋豆、中药灌肠、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穴位贴敷、手法按摩等方法来治疗小儿便秘,其中耳穴埋豆可以改善肠胃活动,以王不留行籽按压相关穴位可以支配患儿的全身迷走神经,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中药灌肠主要是调理患儿的脾胃功能,促进胃肠动力;中药穴位贴敷是通过中医药物的作用来改善患儿的消化功能;手法按摩主要是调节患儿的全身气血,改善患儿的新陈代谢。采用以上的中医综合护理技术的治疗可以全面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6-8]。在本次研究分析中,研究组的大便难排、腹胀腹痛、夜间哭闹、小便黄染、舌苔红腻等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可见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小儿便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穴位小儿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