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8-02-09曹坤陈颖颖

智慧健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大肠证候小儿

曹坤,陈颖颖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超过3天或者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干燥呈羊粪粒状等,多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引起,小儿便秘不仅会对患儿的胃肠功能产生影响,长期便秘会给患儿的智力发育、记忆力等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患儿生理发育出现障碍[1]。小儿便秘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鉴于此本研究对39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旨在改善患儿机体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小儿便秘患者中,抽取7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0.6-5.2岁,平均(2.9±2.3)岁;病程4.3-6.1天,平均(5.2±0.9)天。观察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0.5-5.3岁,平均(2.9±2.4)岁;病程4.0-6.2天,平均(5.1±1.1)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大便干燥如羊粪粒状、排便困难;排除标准: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狭窄、其他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便秘、不能坚持遵医嘱完成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嘱咐家长定时引导患儿排便、多饮水等。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①清大肠,用拇指面从虎口沿食指桡侧向指尖推,二手各100次;②退六腑,用拇指面从肘沿前臂尺侧推向掌根,二臂各50—100次;③推下七节骨,用拇指面从第四腰椎沿脊柱推至尾骨尖,每次100—200次;④按摩腹部,用手掌面沿顺时针方向在腹部摩动3—5分钟;⑤揉龟尾:用中指端揉尾骨尖,每次100-200次;⑥捏脊,双手的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操作,5-10遍;⑦使用当归、枳壳、肉桂研磨成粉制作成药包,将药包加热后敷于患儿神阙穴,每2天更换一次;⑧根据患儿体质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吃粗纤维的蔬果尽量少使用过于精细的食物,以及排便习惯养成计划并叮嘱家长及时引导患儿定时排便;⑨由于现在小儿的活动量普遍较少,因此,指导家长督促患儿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加强腹肌运动训练,简单的蹲、前倾、后弯、转腰等动作,可以扭转到腰部肌肉,有助于肠蠕动。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表针》对两组患儿护理后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分值越低改善情况越好。并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0-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7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与分析本次研究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x2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经过不同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夜间哭闹积分分别为:(0.75±0.12)分、(0.32±0.12)分,t=15.823,P=0.000;两组腹痛腹胀积分分别为:(1.21±0.30)分、(0.24±0.13)分,t=18.527,P=0.000;两组排便困难积分分别为:(1.71±0.34)分、(0.81±0.10) 分,t=15.859,P=0.000; 两组胃纳差减少积分分别为:(0.65±0.14)分、(0.21±0.16)分,t=12.924,P=0.000;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17.95%(7/39例)、满意41.03%(16/39例)、不满意41.03%(16/39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46.15%(18/39例)、满意43.59%(17/39例)、不满意10.26%(4/39例);观察组总满意度为89.74%(35/3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组58.97%(23/39例),χ2=24.826,P=0.000;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论

便秘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造成大更干燥硬结,排泄困难所致,若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小儿的身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引起头晕、乏力、口臭、恶心等一系列身体中毒的症状[2]。小儿便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饮食因素:小儿饮食分量太少,饮食中糖量不足、饮食过于精细等,使得消化后残渣少,进而大便量少引起便秘,同时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造成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过度、小儿不喜欢吃蔬菜,也是造成便秘的一个主要原因。②习惯因素: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或个别小儿因突然环境改变或者小儿贪玩又便意时忘记排便等,也是引起小儿便秘的重要因素。③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肛裂、肛门周围炎症、先天性巨结肠等也会导致小儿便秘发生。

董瑞丽[3-4]等人在研究中对小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应用中医护理对患者便秘效果明显,且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纪丽[5]在研究中对将中医护理应用于患者的饮食、运动、情志控制等方面后,对患者便秘缓解具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后,发现通过对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运用手法对穴位产生一定刺激,以调整机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推拿清大肠、退六腑主清腑泻热;推下七节骨主清热通便;按摩腹部主健脾和胃;揉龟尾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诸法合用奏清热通便、健脾和胃之功,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护理效果显著[6-8]。

综上所述,在小儿便秘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大肠证候小儿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小儿涵之三事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