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2018-02-07黄春兰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摘 要:网络时代,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从而在理念上、能力上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这是一个信息平等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能识文断字,就能同步接受信息,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绝对权威,这对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 网络信息的多元性与不可控制性导致一些官兵对主导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取向变得模糊

当前,互联网日趋丰富,互联网上的信息也纷繁复杂,各种信息交织而成,且信息内容不一,有积极向上的主导信息,也有影响官兵思想的消极信息,更甚至于西方国家带来的一些不良信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具有多元性,网络信息的发布是自由不可控的,官兵在使用网络时,容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侵蚀,如若没有较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思想道德,官兵容易迷失在网络的信息浪潮中,使官兵的思想受到强烈冲击。

(二) 网络信息获取的共享性与平等性导致部队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权威性下降

随着网络全面开放,网络信息的方便快捷给官兵带来了很大便利,官兵可以通过网络这一渠道,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畅游信息海洋,享受信息时代的快捷。在网络未开放之际,官兵的信息获取途径受到限制,部队政治教育者占领了信息获取的先机,但随着网络的开放,教育者和受教育官兵之间的信息渠道基本等同,甚至教育者在课堂所讲的东西,受教者早已知晓,且随着官兵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受教者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使教育者在教育中受到很大冲击,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部队教育之中,受教者的主观个性日益明显,教育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使教育者在教学中更加被动,权威受到削弱。

(三) 网络空间的超时空性与虚拟性导致部队官兵的主体性与控制力下降

网络世界,虚无缥缈,但又丰富多彩,很多官兵在入伍之前,就陷身网络之中,对网络具有很大依赖性,网络的丰富资源可以满足官兵对信息的诸多需求,但网上的信息错综复杂、良莠不齐,不良信息和腐朽文化时刻侵蚀,当前官兵主体又较为年轻,思想形态不够成熟,官兵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从而导致官兵的思想受到影响,导致官兵思想防线的瓦解。网络虽然开放,但部队营区还是较为封闭,官兵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存在更多的特殊性,平时需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严格的纪律给官兵带来更多约束,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官兵可以畅游在虚拟世界之中,无需隐藏自己,更多表现自我,与现实的军营生活相比,更加自由,容易导致官兵网络与现实混淆不清,对官兵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给教育者带来很大困难,提出更大挑战,但如不及时引导,官兵容易陷入网络的误区之中。

二、 网络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2015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原四总部颁布了《关于规范基础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的若干规定》。《规定》中适度放宽了官兵对于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限制,这一举措,标志着军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教育者,做好官兵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以下6点对策。

(一) 过好“头脑关”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要过网络关,首先要过好头脑关。互联网进军营有各方面的阻力,但最大的阻力还是领导的观念问题。主要存在三大观念上的差距:把网络负面看重了不敢碰网,把网络地位看轻了不想用网,把网络建设看难了不去建网。当前,我们已经被信息网络逼到了“墙角”,拒绝“网路”就是拒绝出路,就要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它的时代地位“立”起来。

(二) 过好素质关

2016年4月19日,习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思想政治教育要过好网络关,先要过好人才关。没有懂网会网的人才,没有用网管网的理念,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当前,精通网络的人才非常稀缺,既懂网络又懂政治工作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这个问题,唯有抓紧学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着重提高三种能力:一是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二是运用网络平台的能力。三是网络舆情引导的能力。

(三) 过好方法关

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重组并利用教学资源,只是教育资源载体的变化和丰富程序上的差异,并不能视作教育教学创新的本质。作为教育者,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下八个手段是最基础、最常用的:网上思想调查、网上访谈对话、网上解疑释惑、网上课堂教育、网上自主学习、网上咨询交流、网上建议征集、网上文化熏陶。

(四) 过好装备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平台。一要搞好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抓好硬软件的保障工作,解决网络设备不足、宽带不够的问题。二要搞好功能建设,增强网络吸引力。在网上开通相应专栏,丰富教育资源,开设网络吸引力。三要抓好制度建设,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 过好安全关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是底线,这方面一旦出问题,就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过好安全观,首先要抓住头脑防控这个核心,只有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才能不被網络毒素“洗脑惑心”;其次是抓住技术防控这个关键,只有给信息安全套上“紧箍咒”,才能永久堵住“泄密门”;再次是抓住制度防控这个根本,只有用制度规范和监督上网行为,才能避免使“宝库”变成“魔盒”。

(六) 过好形象关

形象是导向,教育者能否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习主席多次引用古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者自身的形象显得更为重要。过去,在封闭的军营,干部怎么样,也只是官兵在私底下嘀咕,传播慢、范围小、影响也不大。今天,随手拍随手发,消息一上网就能捅天,一群聊就扩散到军内外,因此,在网络时代,我们更要树立好自身形象。

参考文献:

[1]林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7).

[2]邓梅.论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08).

[3]李飞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9,(08).

[4]何兆勇.网络与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12).

作者简介:

黄春兰,上海市,国防大学政治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