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8-02-07安玥明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科学探究策略探讨

摘 要:主题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目前初中化学开展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探究主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初中生化学综合知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一、 引言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开展科学探究式主题教学活动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来精心设计科学探究主题,对课本上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让学生们在亲自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顺利完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的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由于课时有限、教学资源不足、学生探究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予以完善,以切实提高科学探究主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们的化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主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教师层面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活动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师自身对探究式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部分教师认为开展主题探究式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们做课本上的化学实验,而这些实验的操作步骤通常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需按提示操作并观察现象即可,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意义不大。

二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量繁重。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反映开展科学探究式主题教学活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要精心设计探究主题,还需对时间支配、任务安排、讨论设置等诸多环节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无形间增大了他们的教学压力。因而,许多教师不愿意主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从而导致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活动整体的实施效率并不会很高。

(二) 学生层面的问题

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生们大多已经习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愿意主动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很高,具体表现为:第一,自主探究意识薄弱。部分初中生认为学习化学只需将课本上的公式概念记住即可,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学习兴趣不大,不愿意进行思考。第二,探究能力较差。即便有的学生能够接受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活动,但却缺乏系统化的科学思维能力,面对科学探究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需要教师给出大量的提示信息和指导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适当地融入一些方法和策略教学,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手段,提高他们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 提高初中化学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 优化科学探究的课程体系

初中化学课程中许多探究主题仅依靠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化学教师可以在征求学校意见的前提下与其他任课教师商量来实施连堂课教學,以保证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充分相信科学探究主题教学的价值并付诸实践,另一方面,则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来开展分层次性的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应拓宽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自发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并且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主题教学活动时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科学探究活动扫除课时限制、教学内容不连贯等方面的障碍,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初中化学教师应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在充分领会其他人优秀课堂教学范例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来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不断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以切实提高科学探究主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于主题探究式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水平,在学习他人课堂案例时仅仅是进行单纯的模仿,缺乏创新思维,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学校有必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活动和交流研讨会议,增强初中化学教师的主题探究教学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整合校内外优秀的科学探究主题教学资源,建立相应的网络资源库,方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开展主题探究教学活动时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本层面,而是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和实验资源。例如,可以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代替量筒、用勺子代替药匙、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等。除此之外,医用点滴管、输液瓶、药瓶、玻璃杯等都可以被用来作为简易的实验装置。从生活中挖掘实验资源不仅能够解决因校园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导致科学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完成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使学生们在家也能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从而有效促进其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主题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化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予以完善。针对现阶段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薄弱、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教师应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由单纯地模仿转变为创造性思考,同时还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富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马现锋.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7(7).

作者简介:

安玥明,中教二级,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铁一中分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科学探究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