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8-01-30吴登听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长跑效能身体

吴登听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浙江 温州 325802)

1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辩证的看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起主导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在影响因素,起制约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运动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也遵从以上的关系来辩证的分析。

1.1 内部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内部因素有很多,其中,体育运动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自我一致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影响着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持续性和充分性。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一种内化的心理过程,在运动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和成就感,可以提升运动参与的自我决定感,这种稳定的自我决定感就是内化的运动参与动机,内在参与动机增强,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动机会得到强化,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可以更持续、更充分、更自主的参与体育学习,是运动参与的源动力。个体的目标自我一致得分越高,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超能体现出较多的努力,相应地也越容易达成目标,在此过程中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和满意感。所以,当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设定的目标,如果是源于自己的兴趣,对目标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就会产生较强的自主性动机,这样学生在运动学习中就会有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从而提升运动参与水平。

1.2 外部影响因素

俗话说:“信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做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学生才能逐步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参与性才能逐步的提高。教师上课语言简洁概括,生动形象,风趣幽默,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组织调动合理,运动量合理,参与到学生练习中去,学生的运动参与性强。学校的器材好坏、体育锻炼器材优劣直接体现于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

1.3 相关性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个体的运动参与水平离不开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在运动参与水平的螺旋上升过程中,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都是延续运动文化传承,最终形成新人的过程。(图1)

图1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2 运动参与因素应对策略

2.1 提升自我效能感

2.1.1 发现问题教师采用语言表扬的奖励法,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和鼓励。当学生面对横箱分腿腾跃时,是不是只要教师对学生说,你一定行的,学生就一定敢于尝试呢?尤其是体育知识学习是以身体练习这种形式为主,所以教师单纯的语言激励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的实现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学练参与的积极性呢?

2.1.2 应对策略(1)内外结合,用激励性语言提升自我效能感。想真正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动机,要利用教师外在的语言激励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才有信心去挑战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体育课堂中不能够掌握和预计的情况最为复杂多变,所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其实对体育教师有着比对其他学科教师更大的心理依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激励也要根据每位同学的最近发展区而切合实际地进行,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2)成功体验,用差异的目标提升自我效能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成功体验,每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体育学习的认知能力、已有知识经验、身体运动能力及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都不相同,本无好坏的差别,而统一的学习目标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每名学生都有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渴望体验成功。因此,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设立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这个差异化的体育学习目标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定,并且进行分类指导,让每一名学生经过努力都有机会体验成功。(3)同伴激励,用榜样的示范提升自我效能感。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甚至比自己水平差一些的同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时,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想挑战的冲动。教师尤其要抓住同伴的激励效应,特别是学习榜样的树立,为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挑战同伴,从而建立较高的体育学习自我决定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更深层的学生运动参与动机。

2.2 目标自我一致

2.2.1 发现问题学习结果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也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而忽略了如何从过程走向结果?这也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下降、学习主动性下降的根本原因,导致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形成获得性失助感。

2.2.2 应对策略(1)课堂氛围民主化,目标认同及时评价。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实验告诉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也就是不能让学生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得到奖励,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在民主的课堂氛围里,让学生设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实现目标认同,提升运动参与度。(2)任务奖励合理化,形成良好归因风格。学习任务奖励的难度要处于班级中等水平,这时学生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运动参与动机水平也较高,在努力后才会获得成功体验。而这时的成功学生往往会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良好的归因风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内在运动参与动机。

2.3 物化身体的参与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练习中,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去感受一个练习、一种方法、一个体育项目;才能去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识结构;才能有接下来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心理感受的体验。

2.3.1 发现问题都说长跑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强化学生的心智,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但事实上,学生都是谈长跑色变,对长跑那是望而生畏的。试问,学生在很抵触的情形下进行长跑练习,真的会达到以上所说的效果吗?其实长跑一直是体育教学中困扰体育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如果没有考试这项要求,还有多少学生愿意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来?换句话说,学生不喜欢参与到长跑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那为什么在国外的学生、成人,包括一些名人都十分热衷于长跑这种身体练习的形式呢?请试想一下以考试为要求,强迫学生参与练习,要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3.2 应对策略因此,让学生对身体练习的项目认同,投入满腔热情参与到其中,才有可能往下谈积极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想让学生认同和参与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而且要让学生改变固有的,已经形成的对长跑的错误认识。在长跑练习之前,教授学生呼吸、摆臂和身体姿态控制的方法,并且实时监测和调控学生的的心率,把学生的心率控制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岔气、呼吸困难、心脏承受不住等不良状态。并且在练习之前强调长跑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对长跑这项风靡全球的运动产生好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参与、愿意去相信。

2.4 强化身体的体验认知

学生在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去建立正确的身体认识。身体练习只是一种练习形式,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形式来形成自己的身体练习体验,让这种行为认知来强化身体练习。

2.4.1 发现问题在篮球教学中,最感兴趣的、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投篮、进球、得分。但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跳投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就会稍显落后,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的身体认知出现了瓶颈,学生心理势必会产生一些影响,难道我不适合跳投?难道我做不了制空动作?难道我不能打篮球?这时教师一定要适时干预,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最终导致不喜欢或者不运用跳投这项技术动作。

2.4.2 应对策略教师在进行跳投教学时,要强调学生出手时身体的平衡、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出手角度及身体的练习感受,不能强调学生的命中率,更不能强调学生身体的制空时间和弹跳高度。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正确认识技术动作,慢慢建立起动作概念和身体的练习感受。如果只是一味地拿结果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说事或者是为依据来要求学生,势必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和形成消极的心理感受。

2.5 优化心理的良好感受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如果形成的是积极的心理感受,就会形成参与该项体育活动的动因,而有了动因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练习,这就是积极心理感受的核心地位。体育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很深,而且时刻在发生变化,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变化。

2.5.1 发现问题在学习排球垫球过程中,一开始必须采用持固定球、一抛一垫等相互帮助的形式来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在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很难及时发现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和细微的心理变化。例如,合作伙伴持球和抛球不到位造成学生练习积极性下降,或者学生之间关系不融洽造成不愿意合作完成任务,有些教师就粗略的处理此类事件,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形成消极的心理感受。

2.5.2 应对策略体育学习通常采用的是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往往不会是一种学习方式单独运用,所以学生在体育学习时通常都有合作小组和合作伙伴,这也是体育强化人际交往的一个独特的功能和特征。而且在小组练习的过程中,任何一位学生有练习和心理的变化,往往发现的是小伙伴,而不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同伴激励和帮助的效应平时课堂中教师的关注度并不高,所以才会导致“一言堂”,才会打击到学生的心理。因此,应充分挖掘小组的动态,关注课堂的细节,定期调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更多的权限交给学生,尤其在分组学习时,特别是合作伙伴选择的时候要狠下功夫,避免水平差距过大、相互不和谐、相互不融洽的情况发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5-56.

[2] 郭文,黄依柱,柷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11):68-72.

猜你喜欢

长跑效能身体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长跑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分秒速递”创始人——陈汝刚 创业是一次长跑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