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宁在2014年奥地利女子乒乓球世界杯中的技战术分析

2018-01-30林方乐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丁宁本场整场

林方乐,李 岳

(1.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2;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并且长期以来,中国乒乓球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是我国长盛不衰的竞技项目之一。丁宁作为中国乒乓球女一线的主力队员,是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两面反胶打法的杰出代表。由于占据了左手的优势,她的进攻角度大,落点刁钻,在比赛中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性。丁宁的发球及发长球或半出台球后正手反拉上旋球的第3板进攻,是她前3板的特长。 本文旨在对丁宁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她的优势特点和潜在不足,为提高丁宁的训练和比赛水平提供一些参考,为乒乓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4年女子世界杯1/4决赛丁宁对侯美玲、2014年女子世界杯1/2决赛丁宁对石川佳纯、2014年女子世界杯决赛丁宁对李晓霞3场比赛分析丁宁的技战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乒乓球技术方面的书籍,查阅大量有关文献,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1.2.2 录像观察法对国家乒乓球队所现存的、2014年奥地利女子乒乓球世界杯的技术录像进行观看,对她的技战术特点有直观上的了解,并进行技术统计、分析。

1.2.3 三段统计法三段统计法将比赛的分为发球抢攻段(第1板和第2板)和接发球抢攻段(第1板和第4板)和相持段(第5板以后)进行得失分的统计,得出数据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表1 丁宁对侯美玲三段指标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宁对侯美玲三段指标分析

比赛选取2014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1/4决赛 丁宁对侯美玲,比赛结果4:1。丁宁在这场比赛的总得分与总失分为 53 :42。

从表1可以看出,丁宁在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得分率都较高,处于优秀水平,但是到了相持段的得分率为40.0%,处于及格水平以下。这说明丁宁的发抢段与接抢段得分的能力相对相持段要强,也是整场比赛得分的关键部分。可见,丁宁的优势技术在于前3板,发球、发球抢攻能力强,优势明显,这是丁宁得分的关键。

2.1.1 丁宁对侯美玲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81.5%,处于优秀水平;使用率为28.4%,处于及格水平。而且丁宁发抢段的得分率在前3局十分稳定, 只要是发球抢攻的球基本上都是高质量的,可以说是有去无回的。连续的得分使得丁宁继续使用单一发球,这就使得对手侯美玲对于丁宁的发球有了一定的适应,在第4局中发球得分与发抢得分率下降,比赛更多的进入到相持阶段,丁宁的优势被控制,失掉了一局。

2.1.2 丁宁对侯美玲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接抢段的得分率为51.5%,使用率为34.7%。这表明丁宁接抢段的得分率亦处于优秀水平,使用率也很高。在整场比赛中接抢段可以算是得分的一个亮点部分,但也暴露出了丁宁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纵观整场比赛的接发球,每局都有一个接发失误,而且接发球被攻失分多,表现出丁宁在接发球之后,连接第四板的速度慢,对手侯美玲加快击球速度,丁宁就有可能失分。

2.1.3 丁宁对侯美玲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40.0%,使用率为36.8%,得分率处于及格线下水平。纵观整场比赛,第1局的相持段得分率为50.0%。第2局开始,相持段的得分率便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在第3、第4局上竟然出现了相持段得1失6的局面,以至于丁宁失掉了第4局比赛。可见,一方面,也是客观原因是球由原来的赛璐璐材质改成塑料材质,球的直径由原来的40cm变到40cm+,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球不熟;另一方面,也是主观原因,丁宁的速度慢,球与球之间的衔接不连贯,有急于应付的现象。通过本场比赛可以看出,丁宁的相持能力有待提高。

2.2 丁宁对石川佳纯三段指标分析

比赛选取2014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1/2决赛 丁宁对石川佳纯。比赛结果4:2。丁宁在这场比赛的总得分与总失分为 60 :44。(表 2)

从表2可以看出,丁宁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4.3%,使用率很高为28.9%,说明丁宁在发抢段很积极,但是应该提高发球质量,减少发球被攻。在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分别为54.8%和29.8%,处于优秀水平。相持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分别为55.6%,43.3%,相持段的得分率处于优秀水平之上,使用率处于中等水平。

2.2.1 丁宁对石川佳纯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4.3%,使用率处于优秀水平为29.8%。在这场比赛看来,丁宁有8个发球直接得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有5个发球被攻,发球抢攻数据不错,有失误,但更多的是得分。数据表明,丁宁发球的质量时高时低,不太稳定。发球有特长技术下蹲式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优点的同时也暴露了缺点,丁宁常常使用同一种发球方式,被对手识破容易造成发球被攻。

2.2.2 丁宁对石川佳纯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接抢段的得分率为54.8%,使用率为29.8%。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都处于良好水平以上,且从使用率能体现出丁宁在大赛中敢于拼搏。从第1局的接抢段得分(得1失3)来看,并不理想。但在拿下第1局后,丁宁调整心态,在第2局中巧打接发球,拿下了得5失0的骄人成绩。

2.2.3 丁宁对石川佳纯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相持段的得分率为55.6%,使用率为43.3%,使用率不高,但得分率为优秀。尽管相持段的总得分率比较高,但相持段每一局中的表现不是特别活跃。丁宁整场比赛相持段的得分率忽高忽低,表现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的心态不佳,特别是在第3、第4局中得分率持续下降,中路差,相持段表现的较为被动,正手反手中路都表现不佳。

表2 丁宁对石川佳纯三段指标分析

表3 丁宁对李晓霞三段指标分析

2.3 丁宁对李晓霞三段指标分析

比赛选取2014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丁宁对李晓霞,比赛结果 4:0。丁宁在这场比赛的总得分与总失分为46 :32。(表 3)

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表3),丁宁在整场比赛中得分率水平最高的是在接抢段为73.9%,使用率最高的是相持段为39.7%,但得分率却不高,因而相持能力是她一个相对劣势的能力,说明丁宁在大赛中的相持段中能力有待提高。前3板的能力突出,得分率高,这是属于丁宁的一个很大优势。把握优势特长技术,提高相持能力,会让丁宁的能力更进一步。

2.3.1 丁宁对李晓霞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2.5%,使用率为30.8%。丁宁的发球仍然是一个优势,每局都有一个发球得分,而且很难被对手上手抢拉,质量高;发球抢攻方面得6失5,抢攻质量不高,时有失误,表现有些牵强。丁宁发球后控制能力强,利用球材质的变化以及对手对球质不熟的优势,通过发球后控制拿下一些分数,但是在选手们对于球的材质都熟悉后的发展不利,所以在本场比赛中后,丁宁应该着重提高一下发球抢攻的技术。

2.3.2 丁宁对李晓霞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接抢段的得分率为73.9%,使用率为29.5%。整场比赛中,丁宁接发球的能力在整场比赛中表现的很稳当,接发球直接得分就有6个。丁宁在接抢段的得分率率表明她在整场比赛中接抢段的发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相持段的技战术也是丁宁的优势能力,得分率也表明这段是丁宁在整场比赛中重要的得分部分。

2.3.3 丁宁对李晓霞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丁宁在本场比赛中相持段的得分率为62.5%,使用率为30.8%。通过对录像 观看可以看出,丁宁的相持段表现不稳定,有起伏,特别是在第3局中打到了14:12,相持段的得分率仅有27.3%,多亏了接抢段的优异表现才能拿下这局。其他,3局表现正常,在比分很紧张的情况下,丁宁能及时调整心态,冷静地处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丁宁在发抢段技术使用中,下蹲式发球技术威胁大。但是发球的变化较少,多次重复使用同一发球容易被对手揣摩出克敌办法,应增加发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线路与旋转的结合能让丁宁在发抢段的表现更加优异。

3.1.2从这3场比赛看,丁宁在接抢段的使用率较较高,接发球控制的质量很高,给对手的抢攻造成较大难度。接发球抢攻意识不高,往往就是把球搓回去,很少进行抢拉,这不能很好的将比赛中的被动变成主动,从而如果回球质量不高,很容易接球后被攻。

3.1.3丁宁在相持段球的速度和旋转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如果前3板没有很好的发挥,进入到相持阶段,丁宁的速度旋转较差,回球质量低,偶尔会表现出急于应付的情况,会导致相持段压力过大,特别是正反手切换的时候和中路的时候,丁宁会显得比较被动。

3.2 建 议

3.2.1丁宁的优势在于发球和前3板,发球形式有优势,但较为单一,应提高发球的多样化;发球抢攻质量不高,会出现拉下网或者拉出台的情况,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选手获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发球抢攻也是乒乓球进攻技术的精髓所在,进一步加强正反手抢攻技术的训练,提高发球抢攻的精确性。

3.2.2接发球控制能力好,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缺点——接发球抢攻的意识较差,控制过去的球有时没有杀伤力,容易接球后被攻;接发球抢攻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绝佳手段,应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发展这一方面。

3.2.3丁宁的相持能力较差,在多板数的交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住主动权,也就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差,应提高视动能力,做到发球抢攻体系与接发球“流畅化”。其次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有利条件下乘胜追击,在不利条件下争取翻盘逆转。

[1] 朱珂.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横拍进攻打法选手的技战术分析及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2]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6-107.

[3] 朱琳.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5

[4] 陈娟.对中国女子乒乓球后起之秀丁宁的技战术分析[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5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9-42.

猜你喜欢

丁宁本场整场
得分王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足协收紧高价引援
积分榜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