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1-30吴霞媚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浙江省教育部

吴霞媚

(浙江省永康市城西小学, 浙江 永康 321300)

为了发展校园足球和普及足球运动,教育部计划截止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2015—2016年教育部分别遴选了8 627所和4 755所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由全国各中小学自主申报,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指派专家抽查和认定,因此,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省、市、自治区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和推广校园足球的工作态度。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浙江省相对西部省、市、自治区更有经济实力来发展校园足球。本研究采用教育部公布的2015—2016年足球特色学校名单、遴选的基本标准(试行),分析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确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权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今后浙江省相关部门更好的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提供参考资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相关论文,并阅读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书籍,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层次分析法采用前述的足球特色学校遴选基本标准,确立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权重。对浙江省8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咨询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对教育部公布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采用Excel 2017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现状

2.1.1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数量从全国来看,2015—2016年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达到1 131所,最少的是海南省,为41所。全国平均每省有431.68所,浙江省为267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华东区来看,浙江省仅高于上海市的140所,不到江苏省(793所)、安徽省(653所)和山东省(581所)的一半,低于江西省(497所)和福建省(461所)。由此可知,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的数量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也处于落后地位。

2.1.2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层次分布浙江省小学、初中、高中、9年一贯制和12年一贯制足球特色学校分别为151、59、34、18和5所(表1),分别占总数的56.55%、22.10%、12.73%、6.74%和1.87%。教育部计划小学、初中和高中按6∶3∶1的比例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层次分布基本上符合这一要求。这与相关学者报道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高中相对较少的情况有所不同。

表1 浙江省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分布

2.1.3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区域分布浙江省有11个地级市。到2016年第1季度为止,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 539万人。通过计算,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足球特色学校数量、人口数量和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足球特色学校数量,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了每百万人口拥有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最多的是丽水市,最少的是嘉兴市,分别为7.48%和3.93%。从整体来看,人口越多的地市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足球特色学校数量反而越少。大力发展嘉兴、杭州、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地市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今后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2.2 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学者探讨了校园足球发展的影响因素,但有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尚为鲜见。2015年教育部在遴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时公布了试行的基本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该标准代表了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该基本标准由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和训练与竞赛等4个因素构成。但在这4个因素中,各因素的权重及这些指标的层次结构尚未解决。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首先通过专家访谈确定这些指标的层次结构,其次确定评价准则、指标权重,最后采用 1~9(1、3、5、7、9)的比较尺度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判断矩阵,根据上下层次隶属关系构造正互反矩阵,计算出下一层影响因素项目对上一层相关影响因素项目的相对重要性,经过几次调整确定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结果表明,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因素由4个因素和16个下位项目构成(表3)。

2.3 加快发展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对策

如表3所示,影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因素主要是训练与比赛、教育教学、保障条件和组织领导,其权重分别为0.31、0.28、0.23和0.18。为了促进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应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2.3.1 构建完善的校园足球训练与比赛体系训练与比赛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科学训练、建立竞赛制度和支持学生发展等下位因子的权重也较高(表3),因此,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1)合理训练。由于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短,可以采用时间短、次数多的训练模式,这既能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也能优化学生课外足球活动的参与结构,促进训练科学化,化解学训矛盾。(2)丰富竞赛形式。目前,浙江省主要有校园足球联赛和小学生校园足球邀请赛。但这些比赛主要采用11人制,为了提高比赛趣味性,还应开展5人制和7人制及室内足球比赛。(3)创建支持学生发展的联赛机制。一方面,提升比赛层次,推动各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参加省级联赛乃至全国比赛;另一方面,推动足球特色学校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互动,为优秀的中小学足球人才的职业化道路创造更多机会。

表2 浙江省各地市每百万人口所拥有足球特色学校数量

表3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

2.3.2 健全校园足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这一影响因素由教学时间和教学理念、校园足球文化、课程资源等下位因子构成(表3)。因此,必须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体育时间,严格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的规定完成足球课教学时数;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举办校园足球知识讲座,在大课间推广足球运动。(2)树立正确的足球教学理念,教师既要传授足球运动技术,也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成才,又要防止把培养学生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3)积极发展校园足球文化,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加强宣传,建设各种信息平台,以此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4)积极开发足球教学资源,鼓励优秀足球教师参加各种级别的足球教学比赛,创建足球教学精品课程。

2.3.3 健全校园足球保障体系在条件保障因子中,落实体育教师待遇和配齐配强体育师资的权重为0.07,场地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保障也是重要的下位因子(表3)。要建立更有效的保障体系,(1)加强教练员团队建设,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引进优秀教练和科研人才,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增强团队凝聚力;推进优秀教练员交流机制,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训练水平;严格执行教练员上岗等级认定制度和考核制度,规范教练员团队建设。(2)提高足球教练员工作待遇,基于补贴或奖励,或在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等举措建立教练员激励制度。(3)落实训练经费保障。足够的训练经费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前提条件,这要呼吁相关政府部门重视发展校园足球,加大经费投入。(4)加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修建小型多功能的体育设施,另一方面加强与社区或大学合作,利用合作单位的场地设施解决场地设施不足问题。

2.3.4 加强对校园足球的组织领导浙江省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低于全国和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数,人口密集地市人均数量低于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市,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完全排除存在有关部门和领导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重视不够的可能性。有学者指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程度是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决定因素。这意味着要建设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应切实把相关部门或学校领导是否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是否把发展校园足球纳入发展规划,是否构建了健全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等作为其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做到让不作为的相关领导无立足之地。

3 结 语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仅开展了2年,浙江省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数量上的落后只是暂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只要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本研究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励精图治,相信在今后几年浙江省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必定能赶超争先,推动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示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名单的通知[Z].2015-07-19.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示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名单的通知[Z].2016-07-14.

[3]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纪要》的通知[Z].2017-04-01.

[4] 周强,郭祖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分布特征研究[J].江西科学,2016,34(4):555-560.

[5] 陈晶,郭晴,周强.南昌市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运动,2016(15):44-45,116.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浙江省教育部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基于GIS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欢天喜地过大年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与提升暨普通高中体育课标培训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