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有效教学理论下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对抗教学实验研究

2018-01-30侯忠仁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实验班运球投篮

侯忠仁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现代篮球比赛的双方队员既是同场竞技,又是攻守交错,多在两边篮下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展开激烈的争夺,篮球技、战术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主要以双方身体接触和对抗,运动员的技、战术在推、拉、挤、挡,甚至在猛烈的冲撞中完成,因此,队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对抗能力;现代篮球运动显著的特征是“三高一抗一变”(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艺、对抗激烈、变化多)。世界著名篮球中锋乔西奇曾深刻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队致命弱点是对抗性差”。我国传统的篮球教材不重视篮球对抗方面的教学、训练。因此,本文在肇庆学院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篮球对抗练习中进行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把培养大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巩固和完善篮球的技术动作、锻炼身心、增强体质、使其终身受益,在篮球技术教学中通过采用不同防守强度和不同方式的对抗练习,从而有效的提高篮球基本技术和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自信心,充分利用篮球项目固有的对抗特征,提高大学生学习篮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把篮球的本质对抗特征融入到强身健体之中。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有效教学理论下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对抗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进行查阅、收集与本文研究有关的资料。

1.2.2 调查法通过对篮球选项课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的调查,了解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教学的现状,以便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对抗篮球教学中,教师如何控制练习的难度,保证篮球对抗教学实验的顺利实施。

1.2.3 教学实验法实验对象:在肇庆学院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 2014 级随机抽取2个班男生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教师采用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和原地投篮2项指标分析进行实验前的测试,测试数据统计发现,2个班的成绩差异不明显(表1),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全场往返运球投篮操作方法:从篮球底线出发开始计时,快速运球到对面球场投篮,如没投中,可以补篮,直至投中为止,投中后快速运球返回再投篮,往返2个来回,第4个投篮投中计时结束;原地投篮操作方法:站在罚球线上连续投10个球。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机能、素质和篮球技能成绩的对比 n=45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72学时的公共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实验,验证实验组设计的篮球对抗练习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研究。实验班教师设计篮球对抗练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大学生体验对抗在篮球教学练习中重要性和提高基本技术准确性的作用,把大学生在对抗的情况下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的准确性作为教学基本手段,为了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初步学会篮球对抗意识的教学目标,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引入不同防守强度的对抗练习内容,在篮球对抗内容练习中巩固基本技术,充分利用篮球运动固有的对抗自然强化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掌握在对抗中正确、准确的完成篮球基本动作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大学生了解、掌握篮球对抗的意识,使其意识到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在对抗中完成的,还培养了大学生对篮球对抗意义的理解、运动的兴趣。我们设计篮球对抗实验研究教学内容的程序为基本步法、基本手法和篮球基本内容练习的组合技术,随着大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熟练程度,并要求大学生采用不同防守强度的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而传统教学内容程序为单个技术动作→简单组合技术→复杂组合技术→对抗练习→教学比赛。

1.2.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21.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肇庆学院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对抗练习内容的实施方案

实验班对抗练习内容以篮球基本技术组合与对抗为主的教学目标,让大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练习过程中体验对抗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在对抗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技术的能力。这种练习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在对抗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技术的能力。实验班课程教学练习形式主要以组合技术形式出现,每次课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安排基本步法、运球、传球、投篮手法的教学,提高大学生手指与手腕在对抗情况下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我们设计基本技术练习的组合技术,就是为了使动作与动作之间更衔接、连贯,更合理化,即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如大学生在罚球线投篮,然后抢球转身运球,运到对面场地罚球线处进行急停跳投后,再抢球转身运球进行低手投篮练习,这就要求大学生持续完成连续动作,待大学生技术熟练后可以设防守队员,以增强对抗性。通过这些组合技术练习可使学生体会相应技术运用的位置、路线、速度、节奏及攻防意义,不断变化的组合技术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篮球教学,因为教学大纲和教师不重视篮球的对抗教学,所以一般把对抗性练习安排在篮球教学内容的最后阶段,或者篮球对抗练习内容常被削减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种现象在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对抗教学内容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索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设置对抗练习内容的重要性,根据适宜的难度负荷原理、教学原则及大学生的实际篮球水平相结合,通过设计调节对抗练习内容的难度,使对抗练习内容的强度与大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按体育实践篮球教学原则:一般在篮球教学中先不防守,到对抗防守采用消极防守,最后到积极主动防守,大学生篮球技术水平不同,防守的强度也不同,根据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防守强度。通过72学时的篮球对抗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人为设计对抗防守先消极防守,后积极防守,在教学中始终贯穿防守练习,不同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防守强度,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大学生在对抗练习中提高篮球水平。使水平低的大学生能完成对抗练习,在对抗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在对抗中提高大学生的篮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在对抗中提高大学生的篮球心理抗压能力。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设计:对大多数水平较低的大学生而言,练习的组织形式对成功率具有决定的作用,因为练习的形式与内容有关,它本身就是一种难度。同样的对抗练习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结果是不同的,有的成功率极高,有的则相反。在组织大学生练习时,要不断地变换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新鲜感、求知欲。例如,教师准确的助攻传球,教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完成对抗练习的成功率和练习的积极性。篮球对抗性练习每个小组教学比赛安排:在1对1攻防对抗练习的基础上加大对抗的难度,增加对抗的人数,由2打2变为4打4。在对抗比赛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并对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还可以采用裁判知识的指导,裁判的宽严尺度视大学生水平而定,不强求与正规比赛一致,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对抗实战中应用基本技术的能力。

表2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成绩对比 n=45

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对抗练习实验对比分析

从表2中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结束后进行原地投篮和往返运球投篮2个项目的测试,并将2个班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测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班全场往返运球投篮30.01±6.46s,而对照班 33.581±6.52s,t检验为2.61,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原地投篮5.01±1.35个,而对照班4.56±1.30个,t检验为2.13,表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都十分重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教学中对提高篮球技术都是有帮助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现代对抗教学重视篮球每个基本技术必须在对抗中完成,所以提高了大学生的对抗能力,实验班全场往返运球投篮进步更大;而传统的教学则侧重于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课堂上的练习内容单个技术比较多,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在教学中发现,实验班的对抗比赛更激烈,这必将对提高大学生在比赛中在对抗情况下完成投篮、传球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使现代大学生对现代篮球的本质对抗性质的了解,也必然影响大学生对篮球兴趣的延续。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在肇庆学院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中进行现代篮球对抗实验班与传统对照班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大学公共篮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重视篮球对抗教学练习与教师采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不重视篮球对抗教学,对大学生在比赛中完成篮球动作的准确性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对大学生兴趣的培养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篮球技术教学的初期就教师采用不同防守强度的对抗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在对抗中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及比赛中合理利用身体对抗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篮球项目固有的对抗本质功能,使大学生建立对篮球运动的持久兴趣,才能培养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目标。

[1] 张培峰.对现代篮球运动对抗特点和表现形式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25-26.

[2] 李杰凯.运动文化研究与体育教学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3] 于振峰.试论篮球组合技术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5(8):21-23.

猜你喜欢

实验班运球投篮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看着自己
完形填空一则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今天你投篮了吗
“双人运球”乐翻天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