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领导力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8-01-30乔荣彤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控制组延时领导力

乔荣彤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山西 晋城 048000)

大学生领导力,即大学生通过充分利用自身和周围资源以掌握一定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和团体目标的过程。大学作为社会的核心机构,以为社会培养未来领导者为目标,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随之越来越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高。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的领导力逐渐被重视,将领导力视为应对竞争的优势资源之一。有研究表明,领导者并非天生,可通过学习获得,而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所起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其中,体育教学是领导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试图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领导力训练,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体育教学中领导力训练对提高大学生领导力的有效性及训练效果的保持性,以期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提供新途径,以及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提供新思路。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1: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H2: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训练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保持性。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从太原科技大学大一年级中选取集体项目的篮球选项班和个人项目的健美操选项班120名学生,随机分为篮球1班30人(男21人,女9人)、篮球2班30人(男24人,女6人),健美操1班30人(男4人,女26人)和健美操2班30人(男10人,女20人)。随机确定篮球1班和健美操1班为实验组,篮球2班和健美操2班为控制组。对实验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领导力训练,对控制组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方式。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设计本文采用取2(实验处理:实验组A1、控制组A2)×2(性别:男B1、女B2)×2(测试时间C:前测C1、后测C2)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处理和性别为被试间变量,测试时间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大学生领导力技能。

1.2.2 实验材料以领导力技能量表(Carter&Townsend,1983)为测量工具,包括团队合作、理解自我、沟通、决策和领导5个分量表,共21条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领导力技能水平越高。经检验,领导力技能量表的总体a系数为0.8927,信度较好。为保证量表的效度,设计学生自评量表和教师他评量表,经相关分析,2份量表在各份量表和总体上的得分均显著性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1.2.3 实验程序(1)前测。实验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测试内容为领导力技能。(2)实验处理。实验从学生入学第1学期第1节体育课开始,历时15周,每周授课2次,每次50min,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领导力训练。实验前,首先对授课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领导力训练方法及实验程序等。实验组(有领导力训练)和控制组(无领导力训练,即传统教学)由同一体育教师执教,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课时数、教学地点和考核方式等条件均等。领导力训练主要包括4个阶段:领导力意识与认知(5课时)、领导力学习与掌握(15课时)、领导力实践与运用(9课时)和领导力评估与反馈(1课时)。(3)后测。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测试内容与前测相同。(4)延时测定。领导力训练完成3个月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延时测定,以考察领导力训练的保持性,测试内容同前测和后测。(5)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所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领导力水平前后测对比分析

对实验组与控制组领导力技能前后测得分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大学生领导力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表1)。结果显示,时间、组别的主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在5个维度上均显著(P<0.05),而在性别主效应,性别与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则均不显著(P>0.05),表明大学生领导力训练在体育教学中不存在性别差异。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前测时的领导力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而在后测时差异显著;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显著,而控制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大学生领导力技能水平无异,但经过对实验组进行领导力训练后,实验组大学生的领导力技能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实验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由此验证了研究假设H1。

表1 大学生领导力训练前后测对比结果

表2 大学生领导力训练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 P

表3 大学生领导力训练延时测定结果

2.2 大学生领导力水平延时测定

对后测得分和延时测定得分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以检验大学生领导力训练效果的保持性。由表3可见,组别主效应在5个维度上均显著(P<0.05),而在性别主效应,组别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则均不显著(P>0.05),表明实验组在领导力训练完成3个月后,仍保持了较高的领导力技能水平。由此验证了研究假设H2。

3 讨 论

实验研究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其有效性在于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领导力的适用性,以及领导力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一方面,体育活动本身能够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支持,是比其他课堂教学更社会化的、正式的社会型教育活动场;另一方面,领导力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技能学习、从实践到运用,循序渐进的提高领导力认知、掌握领导力技能和运动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力技能水平。而且,体育教师对学生领导力训练的评估与反馈也对领导力训练计划和方法的调整、学生领导力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领导力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是可操作化的。通过大学生领导力训练的延时测定证明了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训练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保持性。就领导力意识与认知而言,领导力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领导力意识和认知;从领导力的实践与运用而言,能够促使学生将体育教学中掌握的领导力技能迁移到日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从而促进领导力技能的内化,并对行为方式的改变产生显著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训练的效果并非一时,而是具有一定的保持性。

[1] 卢德平.青少年领导力的萌芽与形成:基于3个城市26名高中学生干部的深度访谈结果[J].中国青年研究,2008(5):10-15.

[2] 李亚东.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领导力的若干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4).

猜你喜欢

控制组延时领导力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中如何优化不同年级学生活动效果
给商品起名字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领导力21法则》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一种“死时间”少和自动校准容易的Wave Union T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