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背阔肌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的比较研究

2018-01-30邱松江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仰泳实验组游泳

邱松江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游泳项目是体能类周期性项目,其动作属单一结构,其特点是在水中运动,要克服水的阻力,所以力量素质成为游泳运动员的首要素质,其中以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运动员在游进时每一次动作所产生的能量与游速存在密切的关系。现在的各项游泳比赛中全能赛占多数,50m、100m、200m,甚至400m都考验运动员快速力量的能力。所以在力量训练中,我们要着重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本文旨在通过对游泳力量训练中较常用的屈体提杠铃和单臂提拉,与举重力量训练中的卧拉和屈体提划船等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卧拉和屈体划船这两种简单、实用、有效的举重力量训练方法,能为提高业余体校和高校游泳运动员背阔肌力量有所帮助,同时为业余体校训练队和高校训练队的教练员在安排力量训练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种背阔肌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和力量训练的特点及要求。

1.2.2 实验法实验对象为高水平游泳队队员,其中男队员12名,女队员6名,共18名队员,平均年龄在17岁左右,其中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有11人,达到二级的有7人。将18名运动员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以卧拉和屈体划船等训练法为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对照组,以屈体提杠铃和单臂提拉等为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在实验开始前,每名运动员测试一个100m仰泳,作为原始成绩,在实验开始后每2周的第1次训练课,测一个100m仰泳,并记录运动员的成绩。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21.0,对实验前后的成绩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计划及安排

本次实验设计8周训练计划,每周安排2次力量训练。对照组以屈体提杠铃和单臂提拉练习为主,实验组以从举重项目中选取与游泳联系紧密的屈体划船和卧拉练习法,作为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根据俄罗斯游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用60%~70%的负荷,重复10~13次的力量练习组合效果最佳”和日本吉村丰等专家的观点“运动员用50%~80%的负荷,重复5~15次,做3~6组,可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由于单个动作速度影响肌肉力量发展的性质,所以要求每个动作在1.5~2.5s之间完成,这个节奏提高肌肉力量不增长肌肉的重量。

我们的训练计划量制订如下:第1周的训练以强度为主。运动员用50%的负荷,做8次,重复2组,要求每组间歇2min。力量训练后安排15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5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6×15m短冲(3个仰泳+3个主项)。第2周的训练以运动量为主。运动员用45%的负荷,做10次,重复2组,要求每组间歇2分半。力量训练后安排10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0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4×25m短冲(2个仰泳+2个自由泳)。第3周的训练还以运动量为主。运动员用40%的负荷,做10次,重复3组,要求每组间歇2分半。力量训练后安排10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0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4×25m短冲(2个仰泳+2个副项)。第4周减少运动量。运动员用35%的负荷,做12次,重复3组,要求每组间歇3min。力量训练后安排10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2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2×25m仰泳短冲。第5周的训练以强度为主。运动员用60%的负荷,做6次,重复2组,要求每组间歇2min。力量训练后安排15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5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6×15m短冲(3个仰泳+3个主项)。第6周的训练以运动量为主。运动员用45%的负荷,做12次,重复2组,要求每组间歇2.5min。力量训练后安排10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0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4×25m短冲(2个仰泳+2个自由泳)。第7周的训练还以运动量为主。运动员用40%的负荷,做12次,重复3组,要求每组间歇2分半。力量训练后安排10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0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4×25m短冲(2个仰泳+2个副项)。第8周减少运动量。运动员用35%的负荷,做14次,重复3组,要求每组间歇3min。力量训练后安排15min的柔韧牵拉练习和1 200m水中放松,在游进过程中做2×25m仰泳短冲。

表1 实验组运动员原始成绩及双周测试的成绩比较

表2 对照组实验组运动员原始成绩及双周测试的成绩比较

2.2 实验结果

经过2个月的背阔肌力量训练,全体队员的力量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采用卧拉和屈体划船练习的实验组。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队员通过4周的训练,与实验开始前的原始成绩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8周后成绩提高的幅度更大。随着背阔肌力量的增长,全体队员100m仰泳(无论队员的主项是否是仰泳)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实验组的队员涨幅较大。在每次力量训练后,根据力量训练的负荷,安排不同长度的水中放松和短冲练习,以达到陆-水转换的目的。

运用SPSS21.0,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原始成绩和第8周成绩做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8周的训练成绩都有所提高,实验组100m仰泳原始平均成绩为67.09s,第8周后平均成绩为65.21s;对照组100m仰泳原始平均成绩为68.58s,第8周后平均成绩为66.39s,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第8周成绩和原始成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1,说明2种背阔肌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都有促进作用,但实验组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以卧拉和屈体划船等训练法比以屈体提杠铃和单臂提拉等为力量训练更由利于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运动员经过8周训练,成绩都有显示提高,P值均小于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原始平均成绩为64.35s,第8周后平均成绩为62.64s,整体成绩提高了1.71s,女运动员原始平均成绩为72.59s,第8周后成绩为70.34s,整体成绩提高了2.25s;对照组男运动员原始平均成绩为66.09s,第8周后平均平均成绩为64.11s,整体成绩提高了1.98s,女运动员原始成绩为73.57s,第8周后成绩为70.97s,整体成绩提高了2.6s,2组女运动员成绩提高幅度均高于男运动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2种背阔肌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都有促进作用,说明在力量训练中不同程度的提高背阔肌力量,特别是提高在游泳中参与产生推进身体前进的原动力肌力量,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游泳成绩。

3.1.2采用屈体划船和卧拉练习法的队员比采用单臂提拉和屈体提杠铃练习法的队员成绩提高幅度大,且女运动员提高幅度大于男运动员,说明屈体划船和卧拉练习法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00m仰泳速度,这可能与屈体划船的动作路线与游泳水下划水的动作路线相似、卧拉练习法的身体位置、角度与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的身体位置近似有关。

3.2 建 议

3.2.1重视陆-水力量的转换。首先在陆上力量训练时的动作方式要尽可能模仿水中动作,另外还可以通过在一个训练计划中把陆上和水上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安排,陆上练习的持续时间应与水上比赛项目所需时间相同,或力量练习的频率与游进时的频率相似,这样使陆上力量训练在水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3.2.2在加强和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同时,不应使运动员的肌肉过于粗大,应采用重量轻、次数多、组数少的训练方法。因为肌肉横截面过分增加,会造成肌肉营养和氧供给相对不足,引起代谢障碍,加速肌肉进入疲劳状态,降低肌肉的工作能力。

[1] 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18-323.

[2] 中国游泳协会.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36-340.

[3] 陶文献,尤玉清.力量训练在大学业余游泳训练中的试验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3,27(6):41-43.

[4] (美)J.R罗荷尼亚.游泳陆上训练[J].体育科技信息,2002,22(6): 40-41.

[5] 田春宽,高伟.高校游泳运动员的陆上训练之浅见[J].游泳,2002(4):8-10.

[6] 王珂,游泳运动员陆上力量训练的特点[J].游泳,2005(6):34.

[7] 刘磊矗.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渝州大

猜你喜欢

仰泳实验组游泳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鸡蛋会仰泳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荷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