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原体肺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

2018-01-2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受检者二聚体支原体

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散发性或流行性呼吸道感染,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若干预不及时,可影响机体正常发育,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和凝血系统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临床诊治工作,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病情恶化[1]。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检测方式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种类型,分为即大叶肺炎组和间质肺炎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大叶肺炎组31例男性,29例女性,平均年龄(5.43±1.52)岁。间质肺炎组32例男性,28例女性,平均年龄(5.95±5.16)岁。对照组30例男性,30例女性,平均年龄(5.39±1.61)岁。三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检测方法:收取三组受检者清晨4 ml肘静脉血。(1)仪器和试剂:由西门子公司提供血清免疫蛋白检测试剂盒和全自动蛋白分析仪;由美国公司提供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由上海国际贸易公司提供血浆D-D检测试剂盒;(2)凝血功能检测:将试剂盒中抗凝剂和血浆充分摇匀后,进行血清分离处理,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3 000 r的速度,收集血浆上层后,对照标本可选择末离心前血浆,并将待检血浆、试剂盒中白陶土-脑磷脂混合置于水浴锅(37℃)中,摇混,并加入CaCl225 mmol/L,并计算纤维蛋白丝出现时间;(3)免疫功能:在反应孔内分别加入50 μl的生物素标记抗体、待测样品、标准品等,并盖上模板,混匀,放于室温下培育60分钟,将孔内液体甩去,洗涤液体,在每个孔内加入80 μl亲和链酶素,混匀,放于室温下培育30分钟,用吸水纸拍干,随后每孔各加入50 μl显色底物,培育10分钟,避免光照,并加入终止液50 μl,在450 mm波长处测定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受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CD4+、补体 C4、IgG、IgA。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受检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3组受检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1 对比3组受检者的凝血功能

表2 对比3组受检者的免疫功能

3 讨论

支原体感染肺炎属于呼吸道常见感染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和儿童,早期是由于毒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刺激免疫细胞,损伤宿主,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免疫系统病理反应,造成宿主抗原细胞结构的改变[2]。大部分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能力、免疫功能异常、支原体的直接侵入均是导致患者发病因素,也有报道表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脑梗死等疾病的并发,由此说明,支原体感染还可影响机体凝血功能[3]。

免疫系统包括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部分系统免疫2个部分,一旦两者损伤,可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其中以细胞免疫失调更为明显,CD4+敏感性最强,主要是由于细胞免疫应答存在制约性,且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能够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本次实验中,肺炎组患儿各项免疫功能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亚细胞群各项指标能够导致免疫阻滞功能消失,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造成免疫功能缺陷的发生。而体液免疫受到刺激后,能够形成抗体,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可造成获得性体液免疫[4-5]。除此之外,支原体肺炎还可激活炎症系统和凝血系统,主要在炎症介质作用下,导致凝血系统和炎症系统的交换,形成血栓,并发微血管功能异常,发生器官功能衰竭,而本次实验中,肺炎组患儿与健康体检者各项凝血指标存在差异性,由此说明,感染者体内炎症因子可被激活,导致D-D的升高,发生严重凝血功能失调[6-8]。

总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加强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预测病情。

[1]曲超,杨志诚,郁飞,等.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体内凝血功能变化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0): 1907-1908,1909.

[2]郭山春,徐传伟,刘玉芹,等.不同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血浆凝血酶节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8): 619-622.

[3]陈苗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12):973-974.

[4]郝丽,郑成中.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5(3): 156-159.

[5]蔡仲仁.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 189-191.

[6]周益平,庄一波.支原体肺炎患儿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9): 2962-2964.

[7]郑敬阳,张晓红,曾丽娥,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 3030-3033.

[8]陈华侨,王宝珍.免疫功能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中的检测价值 [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4): 41-43.

猜你喜欢

受检者二聚体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