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塑造的创新实践
——以“美丽洲”故事会为例

2018-01-28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余杭余杭区故事会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1100)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2016年12月,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正式印发。2017年6月起,《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印发。浙江省也出台了关于全民阅读的系列政策和规划。在政府的推动下,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尤其在探索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上,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阅读推广活动应运而生,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享受。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以讲座、展览、征文、读书等主要形式开展的活动也面临着同质化、形式化、内涵不深、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亟待提升。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近年来立足地域文化,创新打造地域阅读文化活动品牌——“美丽洲”故事会。该活动立足地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让“说故事、听故事”这种古老的形式迸发出新的活力,传承创新了余杭的故事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美丽洲”故事会相继荣获余杭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西湖读书节优秀项目、“杭州最具影响力阅读活动”、浙江省图书馆学会2017年优秀图书馆服务品牌最佳创意奖等荣誉称号。本文对“美丽洲”故事会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地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塑造的经验与启示,为公共图书馆塑造地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提供借鉴,以便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1 地域特色阅读活动推广品牌构建的价值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使命不仅仅只有阅读促进,此外还有传播知识与信息、支持终身学习、支持科学研究、传播和继承文化、提供休闲娱乐等方面[1]。近年来,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活动从大众化向精细化、特色化、地域化发展。开发培育个性鲜明、韵味独特、风格别致的地域特色阅读文化活动品牌,增强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竞争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地域文化为标志的软实力,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竞争力[2]。它是独一无二的地域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在打造地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地域特色阅读文化活动,贴近群众、传播力强,影响广泛,是提高本地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1.2 有助于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地域文化因其地域特质,具有文化的亲和力和地域内涵。在全民阅读日益重视的今天,构建地域特色阅读品牌有助于提高市民群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可以加深年轻一代对本地文化的认识和喜爱。近距离、接地气的活动能有效激发读者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参与享受阅读,心有所系,情有所依,产生共鸣并得到深层次的满足感、愉悦感,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1.3 有助于提升地域文化品位、文化韵味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文化传统延续的展示。从国际到国内,各地政府都会把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为城市地标之一,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和厚度。而公共图书馆立足本地资源、立意高远、富有内涵的阅读推广活动无可厚非地成为该地文化内涵展示、分享、交流的最佳平台。一个运作精良、形象优秀、充满活力的阅读活动品牌无疑是该地区最好的宣传载体,是一张不可多得的金名片。

2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传统阅读品牌活动的实践

2.1 “美丽洲”故事会的缘起

2.1.1 余杭历史底蕴深厚,讲故事传统由来已久

在余杭,故事传说资源非常丰富,群众说故事、讲故事历史悠久,可以说乡乡盛开故事之花。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田间地头、工厂学校、茶余饭后,处处可见讲故事的热闹情景,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烙印的独特风景。由于故事创作的繁荣,2007年余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故事之乡”“中国新故事创作基地”两块国字招牌,并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专业故事派对网站,组建了国内第一家故事培训学校。

2.1.2 故事型创作文艺团队面临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余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十分活跃,群众文体团队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已达到1039支,成员8万余人,成为政府力量的有力补充。其中,不乏诸多优秀文艺创作的团队,如以塘栖故事沙龙为典型代表。塘栖故事沙龙是全国首个故事沙龙,由故事大王、文化名人丰国需在1991年一手创办,同时创办的还有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故事沙龙会刊《水乡故事》。

丰国需是土生土长的余杭塘栖人,从1974年开始进行新故事创作,其创作的新故事《看一眼一百万》曾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沙龙刚创办的时候红极一时,曾经引发了全国“故事沙龙”热潮。然而面对互联网、多元文化消费的时代,丰国需不得不重新思考沙龙的转型升级和今后的发展问题。这同时也是余杭故事文艺团队面临的普遍问题。

2.1.3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创新的需要

在余杭,太炎讲堂、我爱国学·经典诵读、“向日葵”绘本阅读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深入开展,但是还面临着品种形式单一、内涵不深、持续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等问题。2012年,余杭区图书馆与塘栖故事沙龙联姻,首次尝试性地开展了“余杭故事会”活动,成为了“美丽洲”故事会的雏形。丰老师携其弟子登上了图书馆报告厅的舞台,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故事会,原本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故事会搬进了图书馆,读者大开眼界,现场欢声笑语,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

2.2 “美丽洲”故事会的做法、经验

2.2.1 讲好每一个余杭故事,传播优秀本土文化

“美丽洲”故事会由中共余杭区委宣传部、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余杭区图书馆承办。故事会立足本土元素,题材紧密贴合余杭文化,集余杭各地民俗文化之精髓,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以余杭人写、余杭人讲、余杭人听的形式,让听众在动情、幽默、欢快的艺术享受中感悟故事的力量。故事演讲对场地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报告厅或者教室即可开展,每个故事演讲人数12人,台上放置一个立杆话筒即可开始,操作简易,很适合在公共图书馆举办。

“美丽洲”故事会举办具有固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于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全年举办15场,分为民间故事专场、非遗故事专场、廉政故事专场、美食故事专场、文化交流专场、少儿故事专场等场次,以区馆作为主阵地,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分会场,覆盖了不同的受众群体,受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水平读者的欢迎。在廉政故事专场上,《此路不通》《特殊拍卖》《赝画真情》《一个先生两个徒》《铁骨丹心》《哄抢十万元》等本土创作的获奖故事精彩上演,教育意义非同寻常。文化交流专场,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到杭州、临安、桐庐等图书馆进行文化走亲,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提升了“美丽洲”故事会的影响力。

2.2.2 建设高水准故事团队,保持年轻旺盛的生命力

故事员以塘栖故事沙龙的成员为主,除“故事大王”丰国需外,还汇聚了孙惠华、陈民、纪莹莹、徐永革、孙红梅、詹海洁、黄铿权等本土故事家,阵容强大,表演精彩。孙惠华为全国故事家,詹海洁等为长三角故事家。他们身份不一,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个体工商户、退休干部、外来务工者、学生等。他们既是图书馆的读者,又是图书馆的主人,是公共文化的享受者,更是传播者。在台下,他们是普通市民;上了台,他们都成了故事人。陈民是一家汽修厂的老板,从小酷爱讲故事,十六七岁就开始登台表演。在离开故事舞台20多年后,他凭着对故事的热爱和执着,重返舞台,还经常饿着肚子开车从瓶窑赶到临平,为的就是能用本地方言为读者献上欢乐。

2.2.3 围绕“故事”做文章,举办高品质系列活动

“美丽洲”故事会围绕“故事”做文章,创新性地举办了一系列社会关注度高、内涵丰富的衍生活动。先后举办了曲艺名家王汝刚走进“美丽洲”故事会、两届浙江省优秀故事展演、第六届余杭艺术节开幕式暨区故事演讲比赛、余杭区民间故事演讲大赛、余杭区少儿故事演讲大赛等,这些高质量、高水平的赛事活动成为余杭当地最大故事盛事,吸引了大量故事爱好者参加,参与讲故事人数达到上千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美丽洲”故事会还得到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董耀鹏、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翁仁康的关注和肯定,他们亲临“美丽洲”故事会进行指导,翁仁康还多次在“美丽洲”故事会登台演绎,其幽默风趣的表演深受读者喜爱。

为进一步激发读者对故事的热情,挖掘民间故事高手,余杭区图书馆还面向广大读者招募“故事达人”,为“美丽洲”故事会积蓄更多力量。暑假期间,为丰富小读者生活、挖掘培养小小故事员,还特别推出“小小故事员培训班”活动。

2.2.4 搭建创作表演平台,助推故事人才培养

“美丽洲”故事会故事好手如云,既有丰国需、丁震山、王国瑛等国内故事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故事作家,也有孙惠华、詹海洁、徐永革、曹燕、陈民等在长三角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年轻一辈故事讲述家。成员沈建连、曹燕、禇良明创作的新故事连续三届夺得“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赛”一等奖。故事员们多次参加省市以及全国的各种故事演讲赛事,取得各种奖项,成了“获奖大户”。除有故事名家、省内外优秀故事员等精彩演绎外,通过文化交流走亲、故事下乡、“美丽洲”故事员少儿培训等活动,涌现了一批新生故事力量,小小故事员们参加省市少儿故事演讲比赛,摘金夺银,令故事创作、传播薪火传承。

3 公共图书馆打造地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的启示

3.1 有创新发展的意识和勇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公共图书馆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美丽洲”故事会正是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下大力气,推陈出新,寻求突破,朝着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特色及满足群众深层次需求的阅读活动、构建特色化阅读文化品牌的方向而努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品牌竞争力,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3.2 积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型城镇化急剧推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巨大考验,市民群众的情感联系日益疏远,乡愁渐行渐远。而“美丽洲”故事会正是扎深地域传统文化之根,将带有家乡情愫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让一批批爱讲故事的人士有机会登上舞台说家乡事、讲家乡话(方言),让故事传承下去,更具活力和动力。公共图书馆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价值内涵,创新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地域文化在新时代下迸发出新的活力。

3.3 赢得政府、社会对阅读品牌的关注支持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在区域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为城市文化印刻上鲜明的烙印。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以挖掘地域文化为切入口,抓住时代契机,打造故事会、朗诵会、地域经典品读会等活动,提高政府、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对阅读推广的关注、支持,从而提升活动的规格、规模、层次,整合社会资源,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图书馆的美誉度。“美丽洲”故事会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政府下拨专项经费,带动了本土故事团队的发展,受到媒体的进一步关注,扩大了社会的影响力。

3.4 凸显文化名家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优秀的地域文化品牌离不开文化名家的建设,而优秀的文化品牌也足以形成强大的磁石效应,吸引更多文化名家参与到地域文化品牌的建设之中[3]。“美丽洲”故事会充分聚拢了丰国需等一批资深故事名家,邀请了翁仁康等名家的指导,同时也培育了孙惠华、詹海洁等一批新生名家。充分利用文化名人的人文资源优势,通过人才—资源—品牌的建设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与品牌建设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更高的地域阅读品牌价值。

3.5 打造长期运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机制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阅读推广品牌至少要运作三年才能有收获。建立地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长效机制,除了要有场地设施、活动经费、策划团队、信息技术、宣传力量等多方面的配套和支撑,同时还要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才能使活动常办常新。譬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台《余杭区品牌文化活动实施细则》,对“美丽洲”故事会的举办时间、时长、故事类型、档案资料保管、宣传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致使运作效果一年比一年好,读者口碑日益增强。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公共图书馆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公共图书馆立足自身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品牌构建思路,深挖文化内涵,构思新颖独特的展示载体,开发策划优良的、管理到位、读者热情参与的地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从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智力和精神支持。一个优秀文化品牌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完成的,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和探索,形成“你无我有、你优我特、做精做强”的特色思路,最终会作出成效,作出影响,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拳头产品。

猜你喜欢

余杭余杭区故事会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益智故事会
益智故事会
益智故事会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杭州余杭径山》《晨曲》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