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疑误辨析

2018-01-28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侍郎中书资治通鉴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200234)

《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五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治史者必读和参考之书。笔者在阅读和运用《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时发现了相关记载的疑误之处,本文就其所载20余处疑误略加分析,权为引玉之砖,以求正于方家。

《新五代史·梁太祖纪》载:“都统王铎承制拜温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天子赐温名全忠。”[1]2《旧五代史·梁太祖纪》亦载:(中和二年)“九月,帝遂与左右定计,斩伪监军使严实,举郡降于重荣。重荣即日飞章上奏,时僖宗在蜀,览表而喜曰:‘是天赐予也。’乃诏授帝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2]3

按:“左金吾卫大将军”有可商榷之处。据《新唐书·僖宗纪》载:(中和二年)“九月丙戌,黄巢将朱温以同州降。己亥,温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3]274《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载:(中和二年十月)“以朱温为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4]8398可见,《新唐书》《资治通鉴》所载与《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不同,是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故我们在征引此处文献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有所辨析。

《新五代史·梁太祖纪》载:(文德元年)“三月庚子,僖宗崩。”[1]4

按:“三月庚子”疑误。据《旧唐书·僖宗纪》载:(文德元年)“三月戊戌朔,正殿受册。庚子,上暴疾。壬寅,大渐。癸卯,宣制立弟寿王杰为皇太弟,勾当军国事。是夕,崩于武德殿,圣寿二十七,群臣上谥曰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5]729-730《新唐书·僖宗纪》载:(文德元年三月)“壬寅,疾大渐,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知军国事。癸卯,皇帝崩于武德殿,年二十七。”[3]280-281《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载:(文德元年三月)“己亥,上疾复作,壬寅,大渐。皇弟吉王保,长而贤,群臣属望。十军观军容使杨复恭请立其弟寿王杰。是日,下诏,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癸卯,上崩于灵符殿。”[4]8496-8497从上述记载不难发现,文德元年三月庚子,唐僖宗当是“暴疾”,而非驾崩。故“庚子”疑误,当为“癸卯”。

《新五代史·王景仁传》载:“末帝立,以景仁为淮南招讨使,攻庐、寿,军过独山,山有杨行密祠,景仁再拜号泣而去。战于霍山,梁兵败走。”[1]271

按:“霍山”疑为“霍丘”。吴缜《五代史纂误》卷上载:“今按杨隆演世家,乃是徐温与景仁战于霍丘,非霍山也。案薛史及《通鉴》并作霍丘。”[6]16《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载:(乾化三年)“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吴征兵未集,温以四千余人与景仁战,不胜而却……吴兵既集,复战于霍丘,梁兵大败……霍丘守将朱景浮表于木,徙置深渊……吴人聚梁尸为京观于霍丘。”[4]8899-8900《旧五代史·王景仁传》载:“末帝即位,复用为淮南西北面行营招讨应接使,以兵万余人伐寿州,至霍丘接战,案:欧阳史作战于霍山,《通鉴》从薛史。《旧五代史考异》擒贼将袁藂、王彦威、王璠等送京师。”[2]365故“霍山”疑误,当为“霍丘”。

《新五代史·周德威传》载:“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魏、滑、汴、宋等兵七万人击赵。”[1]296

按:“天祐七年秋”疑为“天祐七年冬”。《五代史纂误》卷中载:“今按天祐七年,即梁开平四年也。以梁太祖纪、唐庄宗纪、王景仁王镕传校之,皆是开平四年冬十一月,独此传以为秋。误也。”[6]17《五代会要》卷十“月蚀”条载:“开平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先是,司天奏:‘是日月蚀,不宜用兵。’时王景仁方总大军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为后唐庄宗大败于柏乡。”[7]174《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载:(开平四年)“十一月,己丑,以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充北面行营都指挥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韩勍副之,以李思安为先锋将,趣上党。寻遣景仁等屯魏州,杨师厚还陕。”[4]8847因此,从上述记载不难发现,“天祐七年秋”疑误,应为“天祐七年冬”。

《新五代史·王朴传》载:“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京师。”[1]389

按:“显德三年”王朴迁枢密使疑误,应为“显德四年”。《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载:(显德四年)“秋八月乙亥,李谷罢,王朴为枢密使。”[1]143《旧五代史·周世宗纪》载:(显德四年八月)“以枢密副使、户部侍郎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2]1811《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载:(显德四年八月)“以枢密副使、户部侍郎王朴检校太保,充枢密使。”[4]9703故“显德三年”疑误,当为“显德四年”。

《新五代史·张文蔚传》载:“昭宗迁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424

按:张文蔚拜相在“昭宗迁洛”似误,当在唐哀宗朝。《新唐书·哀帝纪》载:(天祐二年三月)“戊寅,独孤损罢。礼部侍郎张文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3]303《旧唐书·哀帝纪》载:(天祐二年三月)“以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文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5]790-791《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载:(天祐二年三月)“以礼部侍郎河间张文蔚同平章事。”[4]8760故张文蔚拜相在唐哀宗朝,非昭宗迁洛之时。

《新五代史·李茂贞传》载:“光启元年,朱玫反,僖宗出居兴元。”[1]487

按:“光启元年”疑误。《新唐书·僖宗纪》载:(光启二年正月)“戊子,如兴元。癸巳,朱玫叛,寇凤翔。”[3]277《旧唐书·僖宗纪》载:(光启)“二年春正月辛巳朔,车驾在凤翔……癸巳,朱玫引步骑五千至凤翔。令孜闻邠州军至,奉帝入散关,令禁军守灵璧。玫至,禁军溃散,遂长驱追驾至尊途驿。嗣襄王煴疾,为玫所得。”[5]723《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载:(光启二年正月)“萧遘因邠宁奏事判官李松年至凤翔,遣召朱玫亟迎车驾,癸巳,玫引步骑五千至凤翔……车驾才入散关,朱玫已围宝鸡。石鼻军溃,玫长驱攻散关,不克。嗣襄王煴,肃宗之玄孙也,有疾,从上不及,留遵涂驿,为玫所得,与俱还凤翔。”[4]8451-8453故“光启元年”疑误,应为“光启二年”。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载:“匡威为弟匡俦所逐,仁恭闻乱,乃拥戍兵攻幽州,行至居庸关,战败,奔晋、晋以为寿阳镇将。”[1]475《新五代史·高行周传》载:“(高)思继兄弟皆以武勇雄于北边,为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戍将。匡威为其弟匡俦所篡。”[1]620

按:“匡俦”疑误,当为“匡筹”。《新唐书·景镕传》载:“俄而匡威为弟匡筹所逐,镕德其助己,迎而馆之……明日,镕以礼敛匡威,素服哭诸廷,遣使告匡筹。匡筹怒,移书诘兄所以死状,表天子请讨镕,诏止之。”[3]5964《旧唐书·昭宗纪》载:(景福二年)“是月(三月),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弟匡筹据幽州,自称留后,以符追行营兵,兵皆还幽州。”[5]749《文献通考·封建考》载:“李全忠,范阳人,为牙将,攻可举,杀之,为留后,拜节度使。卒,子匡威领留后,进为使。后为弟匡筹所逐,奔赵,谋取王镕,赵人杀之。匡筹,既逐兄匡威,自为留后,诏授节度使……李匡筹逐其兄,戍卒推仁恭趋幽州,匡筹逆战,败之,仁恭乃奔太原。李克用用其计攻匡筹,取幽州,表仁恭为节度使。”[8]7559《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载:“李匡威之救王镕也,将发幽州,家人会别,弟匡筹之妻美,匡威醉而淫之。二月,匡威自镇州还,至博野,匡筹据军府自称留后,以符追行营兵。”[4]8560-8561“李匡筹奏镕杀其兄,请举兵复冤。诏不许。”[4]8563故“匡俦”疑误,当为“匡筹”。

《新五代史·汉家人传》载:“邠等死,周高祖起兵向京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1]220

按:“高祖”疑误,应为“太祖”。《五代史纂误》卷上载:“今按周本纪,郭威庙号太祖,今呼高祖误。”[6]13《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八载:“《汉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传》‘周高祖起兵向京师’,当作‘周太祖’。”[9]《旧五代史·周太祖纪》载:(显德元年)“二月甲子,太常卿田敏上尊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四月乙巳,葬于嵩陵。”[2]1750《五代会要》卷一“帝号”条载:“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7]7《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载:(显德元年四月)“乙卯,葬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于嵩陵,庙号太祖。”[4]9641故从上述记载不难发现,郭威庙号太祖,“高祖”似误,应为“太祖”。

《新五代史·司天考》载:“天成元年三月,恶星入天库,流星犯天棓。”[1]795

按:“恶星”疑误,当为“客星”。《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载:“明年三月(同光四年三月),客星犯天库,有星流于天棓。占星者言:‘御前当有急兵,宜散积聚以禳之。’宰相请出库物以给军,庄宗许之,后不肯,曰:‘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1]171《旧五代史·唐庄宗纪》载:(同光四年三月)“时知星者上言:‘客星犯天库,宜散府藏。’又云:‘流星犯天棓,主御前有急兵。’”[2]543同光四年也即天成元年(926年)。故“恶星”疑误,当为“客星”。

《新五代史·职方考》载:“潞州,唐故曰昭义。梁末帝时属梁,改曰匡义,岁余,唐灭梁,改曰安义。晋复曰昭义。”[1]830

按:“晋复曰昭义”疑误,潞州复名昭义当在后唐长兴元年。据《五代会要》卷二十四“诸道节度使军额”条载:“潞州。梁龙德三年,改为匡义军节度,以李继韬归顺故也。后唐同光元年,复为安义军。至长兴元年三月,复旧名昭义军。”[7]383《太平寰宇记·河东道》载:“潞州,上党郡。今理上党县……乾元元年改为潞州大都督府。本昭义军节度,梁龙德三年改为匡义军,以李继韬归顺故也。后唐同光元年改为安义军,长兴元年依旧名昭义军。”[10]《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载:(长兴元年三月)“复以安义为昭义军。”[4]9166《文献通考·舆地考》载:“潞州……后唐改安义军,俄复为昭义军。”[8]8578-8579故“晋复曰昭义”疑误,潞州复名昭义当在后唐长兴元年。

《新五代史·职方考》载:“五代之际,外属之州,扬州曰淮南,宣州曰宁国,鄂州曰武昌,洪州曰镇南,福州曰武威。”[1]830

按:“武威”疑误,当为“威武”。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五代史》指出:“福州曰武威。‘武威’当作‘威武’。”[11]但未给出相关证据,略显不足。《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载:(乾宁三年)“九月,庚辰,升福建为威武军,以观察使王潮为节度使。”[4]8613《新五代史·王审知传》载:“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1]956《旧五代史·王审知传》载:“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邪郡王。”[2]2087《新唐书·方镇表》载:(乾宁四年)“升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为威武军节度使。”[3]1926故“武威”疑误,当为“威武”。

《旧五代史·唐庄宗纪》载:(天祐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梁祖闻帝军屯赵州,命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韩勍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前锋,会魏州之兵以讨王镕。”[2]425

按:“十二月丁巳朔”疑误。据《旧五代史·梁太祖纪》载:(开平四年十一月)“以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充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韩勍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先锋使。时镇州王熔、定州王处直叛,结连晋人,故遣将讨之。”[2]106《五代会要》卷十“月蚀”条载:“开平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先是,司天奏:‘是日月蚀,不宜用兵。’时王景仁方总大军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为后唐庄宗大败于柏乡。”[7]174《新五代史·梁太祖纪》载:(开平四年)“冬十一月己丑,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伐赵。赵王王熔、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晋,晋人救赵。”[1]22开平四年十一月己丑是为该月三日。故“十二月丁巳朔”疑误,应为“十一月”。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载:(显德元年)“二月甲子,太常卿田敏上尊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四月乙巳,葬于嵩陵。”[2]1750

按:“四月乙巳”(显德元年四月甲辰朔,乙巳日是为初二)疑误。据《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载:(显德元年)“夏四月乙卯,葬圣神文武恭肃孝皇帝于嵩陵。”[1]140《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载:(显德元年四月)“乙卯,葬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于嵩陵,三月乙酉,梓宫赴山陵。四月乙卯方葬,与北汉交兵,葬备多阙,故缓。庙号太祖。”[4]9641《五代会要》卷一“帝号”条载:“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显德元年正月一日,上尊号曰圣明文武仁德皇帝,其月十七日,崩于大内之滋德殿,年五十一。其年四月十二日,葬嵩陵,在郑州新郑县。”[7]7且显德元年四月甲辰朔,“乙卯”日为“十二”日。故“乙巳”似误,应为“乙卯”。

《旧五代史·梁太祖纪》载:“时镇州王镕、定州王处直叛,结连晋人,故遣将讨之……案《五代会要》:十一月十四日,司天奏:‘月蚀,不宜用兵。’时王景仁方总大军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为后唐庄宗大败于柏乡。”[2]106

按:“十一月十四日”疑误。《旧五代史·天文志》载:“梁太祖开平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夜,先是,司天奏:‘是日月蚀,不宜用兵。’时王景仁方总大军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为后唐庄宗大败于柏乡。”[2]2159《新五代史·司天考》载:(开平)“四年十二月庚午,月有食之。”[1]794开平四年十二月丁巳朔,“庚午”日是为“十四日。”故“十一月十四日”疑误,当为“十二月十四日”。

《旧五代史·唐庄宗纪》载:(同光元年四月)“以行台右丞相卢澄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2]460

按:“卢澄”疑误。《旧五代史·卢程传》载:“卢程,唐朝右族。祖懿,父蕴,历仕通显……庄宗将即位,求四镇判官可为宰辅者。时卢汝弼、苏循相次沦没,当用判官卢质。质性疏放,不愿重位。求留太原,乃举定州判官豆卢革,次举程,即诏征之,并命为平章事。”[2]1033-1034《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载:(同光元年四月)“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右丞相卢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50-51《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载:(同光元年四月)“以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4]9005《新五代史》卷二十八亦有卢程本传。故“卢澄”疑误,当为“卢程”。

《旧五代史·唐末帝纪》载:(清泰二年五月)“以翰林学士马裔孙为礼部侍郎。”[2]744《旧五代史·唐末帝纪》载:(清泰三年三月)“丙午,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裔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2]756

按:上文所载“马裔孙”,查《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相关文献均无此人,疑有误。《新五代史·唐废帝纪》载:(清泰三年)“三月丙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86《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载:(天福元年)“三月,丙午,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4]9226《新五代史》卷五十五亦有马胤孙本传。故此处“马裔孙”当为宋人修撰该书时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胤”为“裔”。

《旧五代史·晋高祖纪》载:(天福五年八月)“丁卯,宰臣李崧加集贤殿大学士,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2]1213

按:“天福五年八月”疑误。《新五代史·晋高祖纪》载:(天福五年)“九月丁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99《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载:(天福五年九月)“丁卯,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4]9345且天福五年八月甲午朔,本月内并无“丁卯”日。故“天福五年八月”疑误,当为“天福五年九月”。

《旧五代史·马裔孙传》载:“马裔孙,字庆先,棣州滴河人也。”[2]1941

按:如上文所述,“马裔孙”是宋人避赵匡胤名讳而改“马胤孙”为“马裔孙”。此外,“棣州滴河人”中“滴河”疑误。《新五代史·马胤孙传》载:“马胤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也。”[1]711《宋史·地理志》载:“棣州,上,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县三:厌次,上。商河,中。阳信。下。”[12]故上文“滴河”疑误,当为“商河”,“滴”与“商”字体相像,疑为史书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讹误。

《旧五代史·天文志》载:“乾化二年,五月壬戌,荧惑犯心大星,去心四度,顺行。占曰:‘心为帝王之星。’其年六月五日,帝崩。”[2]2161

按:“其年六月五日,帝崩”中“六月五日”疑误。《新五代史·梁太祖纪》载:(乾化二年)“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戊寅,皇帝崩。”[1]23《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载:(乾化二年六月)“戊寅,友珪易服微行入左龙虎军,见统军韩勍,以情告之。勍亦见功臣宿将多以小过被诛,惧不自保,遂相与合谋。勍以牙兵五百人从友珪杂控鹤士入,伏于禁中,中夜斩关入,至寝殿,侍疾者皆散走。帝惊起,问:‘反者为谁?’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贼,恨不早杀之。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友珪曰:‘老贼万段!’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袐不发丧。”[4]8879乾化二年六月丁丑朔,“戊寅”日是为“初二”。故“六月五日”疑误,当为“六月二日”。

《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是研究五代时期最基本的史料。两部五代史互有短长,《新五代史》文笔简洁,叙事生动,诚如张之洞所说:“诸史中体例文笔,虽有高下,而其有益实用处,并无轻重之别。盖一朝自有一朝之事迹,一朝之典制,无可轩轾。且时代愈近者愈切于用。非谓《四史》之外可束高阁。《四史》外,《新五代史》最好,义例正大,文辞和雅。”[13]而《旧五代史》以史料完备著称,全书是《新五代史》的两倍多,四库馆臣对其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文虽不及欧阳,而事迹较备”。[14]然而,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不免存在。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疑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宋人著述时的失误,也有《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在传抄或刻板过程中所产生的讹误。由于诸多相关史料已经失传,笔者对于某些问题也难以作出准确的论断,只能依据现有史料进行相关的推测。加之笔者能力有限,文中或有断章取义之弊,期待方家批评指正。琐细考证,实为小道,但是微小细节有时候也可以推翻结论。因此,我们在阅读和运用《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其他史料,注重对史源的核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讹误。

[1]欧阳修.新五代史[M].徐无党,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2]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吴缜.五代史纂误[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7]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马端临.文献通考[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

[9]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488.

[10]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935-936.

[11]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932.

[1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173.

[13]张之洞.增订书目答问补正[M].孙文泱,增订.北京:中华书局,2011:662.

[14]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267.

猜你喜欢

侍郎中书资治通鉴
辽代《梁援墓志》补考
胡三省苦心作注
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侍郎湖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古代的侍郎官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