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节目的思考和建议

2018-01-24■林

音乐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栏目情感音乐

■林 平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是我国唯一的专业电视音乐传媒,是一个覆盖面广、受众面宽的现代化的音乐文化传播渠道。自2004年开播以来,它播出了大量中外古典音乐、世界各民族音乐以及流行音乐,在丰富民众音乐生活、普及大众音乐知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该频道主办者本着“享受音乐,感悟人生”创办宗旨或说理想,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栏目,推出了众多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每天的节目播出长达19至20小时。它有欣赏类栏目如《CCTV·音乐厅》、《影视留声机》、《民歌·中国》、《经典》、《世界音乐广场》、《风华国乐》、《星光舞台》、《精彩音乐汇》、《每日一歌》、《每周一曲》等;有专题访谈类栏目,如以访问国内外著名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等为主要内容的《音乐人生》;还有普及类栏目《音乐告诉你》、《感受交响乐》、《音乐·故事》;此外还有《音乐传奇》、《中国音乐电视》、《今乐坛》等栏目,观众参与类、咨询类栏目如《周末音乐平台》和《音乐在线》,以及《一起音乐吧》、《歌声与微笑》等。另外,该频道还不定期举办声乐、器乐的全国大型赛事和活动。

笔者认为,该频道在成绩辉煌的基础上,下一步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产生更为广泛多样的社会效益上去。

作为音乐传媒,“传必求通”自然是首先应当追求的目标。然而,要使音乐或音乐类节目与更多的民众更深、更真地相“通”,需要真切而深入地研究广大民众的内心渴求和情感需要,努力设计和编排出与之呼应的栏目和节目。这里的“通”,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的神交,一种通过真诚、亲切的服务而带来的、民众内心深处对自身最深沉情感的美好体验或精神需要的满足。有了这样的“通”,音乐频道的节目便自然能引起人们更深切的期盼和欢迎,同时产生出更显著的社会效益,并最终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创办宗旨或说理想。

若要走好这一步,弄清音乐艺术的个性和长处、更深入地研究广大民众的内心渴求和情感需求十分必要。音乐是最情感化的艺术,最擅长以情动人、以美动人。人们之所以要听音乐,其根本的原因是需要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甚至是从中获得某种人生启示。事实上,音乐不仅可以通过所反映和表达的情感去满足人们认识、理解、抒发、体验自然情感的需要,还可以通过音乐所具有的美使人们认识、理解、抒发、体验、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据此,音乐所擅长的、人们所需求的,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工作目标,这三者便有了实现相通相容的途径。

当然,人们在自然情感和审美情感方面所具有的上述需要,只是一种潜藏于人的内心世界的需要,这种需要甚至连当事人自已也未必意识到。但是,当好的音乐媒介以科学的方式去满足和服务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后,人们便会切实地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生活得到了慰藉、自身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对一些不良的音乐及其活动也会有更多清醒的认识(莎士比亚说“音乐有一种魔力,可以感化人心向善,也可以诱人走上堕落之路”)。显然,这样的音乐媒介便自然地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添了砖,加了瓦。

当上述目标实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吸引力定然会进一步大增。人们对音乐艺术和音乐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相关的音乐新闻和信息的兴趣也会增加。于是,音乐媒体与听众间的互动便会越发频繁,一个更广泛的“传必求通”态势便指日可待。

所以,音乐频道的栏目设计者可以多多关注和研究人们最普遍的自然感情,如人最常见的自然情感——亲情、爱情、乡国情、自我成长情、职业情、节庆情、观光游玩情等;同时,也还应多多研究和关注人们常有的审美情感,如很多音乐爱好者会有理解音乐形式美、风格美、情感内涵美的情感需求,有理解音乐基本社会功能的需求,有审美音乐表演技能、音乐文学的需求,有理解音乐基本美学属性的需求,有学习音乐批评的需求等。

有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也值得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运用音乐去为众多社会活动、影视剧集、商业营销活动等营造氛围,烘托情绪,以引导人们的情绪等。其实,这是利用音乐对人的精神进行的一种精神围隔(即用音乐将人的思想情感圈定在一定范围中,使人产生特定的心理或情感状态)。而作为从事音乐传媒的人,关注和研究这种现象十分重要。因为,它既反映人们的特定精神需要,同时也说明人的精神或情绪是可以被音乐加以引导或围隔的。

有了以上思考,便有了优化和改版音乐频道栏目设计或节目编排的认识基础和努力方向,下面举一些例子(以下“栏目名称”均为作者根据上述分析而尝试拟订的)。

A大类栏目:以反映或服务于人的自然情感为目标的。

《乡国》——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人们思乡、恋国情怀的音乐,满足和服务人们古往今来一直存有的认识、体验、抒发、欣赏思乡恋国之情的自然需要,以及人们常有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怀。

《亲情》——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人们血缘亲情的音乐,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体验、抒发、欣赏、呼唤美好亲情的自然需求。

《婚恋》——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男女恋爱和婚姻生活的音乐,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体验、抒发、欣赏、反思婚恋之情的自然情感需要。

《成长》——选择编排一系列校园歌曲,以及反映人们的学生时代情怀、在逆境中拼搏、战斗、奉献的经历的音乐,满足或服务人们激励、追忆、怀念、重温自己的青春热情、奋发向上和成长道路的自然情感需要。

《童谣》——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各类儿歌、童谣,满足或服务儿童家长的育人之需,以及少儿观众们的生活情感需要,同时也满足或服务成年人追忆、怀念、重温童年生活的情感需要。

《业》——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企业文化的音乐、反映人们爱岗敬业精神的音乐,满足或服务各行各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之需要,以及人们认识、理解各行各业之情感需要,还有人们认识、体验、追忆、欣赏自身职业精神、职业乐趣、职业生涯之情感需要。

《节庆》——为各类时令节庆选编系列音乐作品,服务和满足人们在当下各种节日生活和庆典中营造氛围、烘托情绪等实际需求,以及人们认识、体验、追忆、重温、欣赏各种既往节庆情怀的情感需求。

《时尚》——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时空中的精神和时尚的音乐,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体验、欣赏时代精神,以及理解时尚文化、怀念美好、追忆过往、品味眼下、展望未来的情感需求。

《胜景》——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古今中外名胜古迹、湖光山色的音乐,以及反映古今中外人们游目骋怀的音乐,满足或服务社会的旅游文化需求,以及人们认识、体验、回味、欣赏相关既往生活情感的需求,激发人们对祖国河山和世界风光的大爱。

《养心》——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的能帮助人们宁心静气、幻想美好事物、拥有美好精神境界、进入美好情感体验的音乐,服务或满足人们维护、调适个人心理或情感、抚慰个人情绪、对自身进行精神围隔的音乐需求。

B大类栏目:以反映或服务于人的审美情感为宗旨的。

《形式美》——选择编排一系列能重点体现音乐的音色美、旋律美、织体美、配器美、对比美的音乐,并配以适量专家点评,以服务或满足人们认识、理解、体验、欣赏音乐形式美的需要。

《风格美》——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不同音乐风格流派和体裁的音乐,并配以专家对其特点和所反映的音乐审美意识的适量点评,以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理解、体验、欣赏各种不同音乐风格流派所体现的风格美和体裁美的审美需求。

《情感内涵美》——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反映高贵精神气质的音乐,并配以专家对其特点和所体现的高雅人格追求的适当点评,以满足和服务人们认识、理解、品味、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内涵美和人格美的审美需求,帮助人们懂得认识和理解优秀音乐所具有的根本美学属性。

《技艺》——选择编排一系列反映音乐表演艺术家和作曲家高超音乐才能的音乐,并请专家适量点评其技法,以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理解、欣赏音乐家高超技艺和非凡才华的需要。

《悟乐》——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名人在各种情形下的悟乐名言,以满足或服务人们认识、理解、鉴赏古今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音乐观、音乐审美意识的需要,以及提升自我认识、理解、欣赏、感悟音乐的能力的需要。

《乐评》——选择编排一系列古今中外经典名曲,配以适量的专家点评,关注其音乐的形式美、风格美、情感内涵美,以满足或服务人们通过评论去认识、理解经典名曲的需要。

C大类栏目:以播发音乐新闻等资讯为主的。

《音乐新闻》——第一时间报道中外重要的音乐事件,包括音乐会、音乐比赛、音乐教育、音乐研讨会、音乐出版、乐器会展等,满足人们了解音乐时事的需要。

《乐史》——专门介绍世界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乐器发展、音乐观念等方面的历程,以满足或服务人们了解相关历史常识、拓展相关视野的需要。

当然,上述栏目设计思路无疑是全新的尝试,自然会涉及大量有待展开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可能有两方面。第一,作为电视台,为了顺利地推出以上栏目,无疑会需要大量相关视频的编排工作。倘若能引入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与音乐视频结合,将有可能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效果。第二,为了顺利地推出以上审美类音乐栏目,自然需要组织一个相应的专家团队。如果能从音乐作品的根本美学属性方面给予有力的关照,音乐频道的节目质量将有望得到高品质的提升。

总之,若能较好地开展上述工作,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既定创办宗旨或理想将有望得到更全面的实现,一个“广泛通达人心,有效升华心性,成就一方精神家园”的局面将会更令我们欣慰。

猜你喜欢

栏目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栏目稿约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