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创作、艺术实践和文化传播的互动模式——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民族管弦乐组曲《辽南畅想》创演为视角

2018-01-24郭建民郭溢洋

音乐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音乐创作基金项目

■郭建民 郭溢洋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06)

近几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启动,像一股股清流,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文化艺术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激活了高校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国家艺术基金启动以来,高校音乐学院申报成功的数量与日俱增。在基金项目的有力扶持下,高校音乐教育在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优秀音乐教育和表演人才,特别是在市民精神文化的引领培育、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艺术基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艺术成果和教学成果: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创新,即促进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相结合;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有效链接,运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激活相对比较“疲软”的艺术实践活力,从而构建常态化的高校实践教学新模式;传承传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等等。

笔者亲历和见证了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辽南畅想》的申报、获批,以及巡回公演的全过程,本文谨以此为研究视角,分析和探究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围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音乐创作、艺术实践、文化传播三者互动,即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思考。

一、国家艺术基金驱动下的高校音乐创作与艺术实践的互动

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辽南畅想》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也是当年东北地区高校唯一获批的国家级艺术基金民族管弦乐资助项目。

国家设立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和地方文化艺术事业蓬勃繁荣发展。

高校音乐学院获此项目非常不易,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一旦获得此类项目,理所当然是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很好地利用有利契机,倾全学院之力,紧紧围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工作,使得学院的音乐创作与艺术实践很好地互动起来。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在原有的民族乐团、舞蹈团、合唱团、交响乐团——丰富多彩的“四团”艺术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基础上,再迈上一个台阶,再创佳绩,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精品,创造地方文化名片,构建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

在学校的直接策划和指导下,在学院“辽南文化研究所”教师多年搜集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短短数月时间,郭红喜博士就创作完成了这部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组曲《辽南畅想》——这是一个十分高效率的音乐创作成功案例,其中包含了全院教师辛勤的汗水。

二、高校在传播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辽南畅想》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以来,项目组的教师在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查阅大量资料,努力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主创人员多次深入辽南地区的瓦房店、普兰店、皮口等地区,向民间音乐工作者及民间艺人学习,观摩当地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采集当地的民间音乐与文献,并以各种形式进行研讨,分析辽南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作品的创作与修改。团队还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完成前期录音制作等工作,之后,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又积极配合,在排练中不断修改、完善。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积极准备,该项目终于结出了可喜可贺的硕果。①参见赵丽娟《立足辽南文化打造艺术精品》,载“东北新闻网”,2015年12月14日。http://edu.nen.com.cn/system/2015/12/14/018708730.shtml

《辽南畅想》的创作本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民间与时尚相结合”和“艺术内涵和技术观念的统一、民族特色和时代脉搏的统一、地方风俗和大众审美的统一”的原则;乐曲欢快流畅,富有地方特色,吸纳了辽南皮影、辽南民歌、辽南鼓乐等为代表的辽南民间音乐文化。作品努力体现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在展示大连在当代中国璀璨的“明珠”形象的同时,更注重大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乐曲设五个乐章,自始至终以表现大连地域文化风貌为主线。雄浑大气的城市气质与淳朴快乐的农村民间情趣交相辉映,全面展现了以大连市为核心的辽南地区正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万众一心,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而不断努力奋斗,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精神风貌。②同上。

《辽南畅想》首场演出在大连市政府人民文化俱乐部奏响,之后又经历了沈阳盛京大剧院、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大连开发区大剧院、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等地的巡回演出。作品亮相后,在辽宁省及大连媒体当中引发广泛关注,各大报纸陆续进行头版报道,电视台、电台做直播或录播,省会城市沈阳四家报刊也分别发文,省市电视台做重点报道,产生了很大社会文化影响力。

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大连大学积极发挥高校在城市文化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弘扬地方民族音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大连特色的国家艺术精品,为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续写新的篇章推波助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辽南畅想》的排练和巡回演出,由于有音乐学院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促进了艺术实践教学“全程参与和常态化”运行的创新模式的形成,更为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与艺术实践、社会需求的有效链接与互动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三、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艺术实践、文化传播的链接

当下,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高师音乐学院和综合大学音乐学院面对着一个既现实又复杂的问题: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需求链接?此外,如何让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链接似乎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笔者始终认为: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在培养学生具有崇高艺术品格和人格修养的基本条件下,专业水平应同时达到“舞台表演观众反映好”、“课堂教学学生反映好”、“社区活动组织大众反映好”——这是高校音乐教育“新时期复合人才”③参见郭建民、赵世兰《三个“链接”——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载《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6期。培养的标准。一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讲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无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说得多好!我们因而也就不难理解:音乐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聪明与智慧的唤醒、表演与教学能力的开发、真情与审美的点燃!这是教育本质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思维模式极好的启迪和催化。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环节大多是局限在校内,或者是带有随机性质的零星演出汇报,很少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城市社区,深入到能够发挥他们的艺术技巧、聪明才智并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地方。然而,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率先迈出了一大步,如前所述,他们组织民族乐团的师生在“城市社会大舞台”上大显身手,为努力开拓高校音乐教育的一片新天地付出了艰辛和汗水。

“不言而喻,高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加凸显。‘实践出真知’早已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艺术实践不仅是音乐教学成果展示的试金石,更是高校音乐教育办学定位是否准确的分水岭。”①《三个“链接”——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作为有力推手,让音乐创作、艺术实践、城市文化传播三者互动链接,并紧紧围绕日常的排练演出环节,最终实现了音乐创作与艺术实践的常态化、系统化、模式化——即全程艺术实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几年,我国努力开拓城市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顺应消费者要求,科学有效地运营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链,利用政府与地区音乐教育与企业、社会互动并联合城市所有高校音乐教育集群发展的模式,推动相关产业进步,是发展我国文化娱乐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所在。”②郭建民、赵世兰《大连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动整合构想》,载《音乐生活》2011年第1期。仲呈祥教授指出,“在资本运作、市场逻辑以及技术至上等理念的冲击下,当前的艺术学科建设在艺术哲学层面上对当下的艺术创作、艺术思潮、艺术鉴赏的宏观价值判断和美学评析缺乏大智慧,而往往津津乐道于形式层面上细枝末节的小聪明。这也已成为一些有识之士与知识分子忧虑的问题”。③郭晓《仲呈祥的审美之旅——访中国文联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教授》,载《艺术教育》2008年第5期。

而高校艺术教育,尤其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与引领社区大众精神文化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机联系,这使得高校作为文化重镇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推出,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与城市社区大众精神文化引领进行互动增加了勃勃生机。大连大学在音乐创作、艺术实践、巡回演出中所营造出的优秀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有力证明: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更是切实可行的,其发展前景极为宽广,其他高校也可进行大胆尝试。“其一,充分利用本地区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的艺术人才,在演出市场及社会音乐辅导等方面得到比较有效的发挥;其二,全国多数地区音乐文化产业还处在逐步摸索的初级阶段;其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产业运作,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统筹和积极支持;其四,全国大多数地区目前的音乐文化消费场所不能充分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消费需求;其五,现存的文化娱乐场所,比如音乐厅、俱乐部、文化广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六,全国城市琴行、艺术学校、名目繁多的音乐培训班比比皆是;其七,城市街道社区大众急切盼望着具有专业资质的音乐人才为他(她)们指导、培训、排练节目,活跃并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诸如此类都为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④同①。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和前提,而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繁荣,尤其是音乐文化,又是整个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直接体现与充分彰显。”⑤同①。

因此,国家艺术基金的拉动,使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在高校音乐教育在实践教学与城市文化互动、链接方面,迈向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国家艺术基金的拉动,极大地提升了高校音乐教育在打造城市文化、营造音乐艺术氛围以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更为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和富有成效的探索。

当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的高校虽然数量还不够多,但是,我们从近几年已经获得基金支持的高校音乐学院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到:国家艺术基金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师生搭建了一个音乐创作、艺术实践的美丽舞台,构架起一座与社会直接贯通“对话”的坚实的桥梁,从而使得高校音乐教育真正实现音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这种美好的“对接”不仅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美好未来无限向往的“自信心”,⑥同①。也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我们坚信:国家艺术基金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和意义深远,她将在引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完成“新时期复合人才”培养当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音乐创作基金项目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临轩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