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及启示

2018-01-22王楠楠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侨园 2018年8期
关键词:韩国政策家庭

文 王楠楠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本文通过对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特点与局限,提出中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点启示,为中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提供策略参考。

在中国,随着来华留学生和外籍工作人员人数的不断提高、以及跨国婚姻的逐步增多,除需继续秉承和深化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外,还需要满足不同种族、文化群体的多元文化一体化。因此,现阶段多元文化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已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

从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不管是“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共存的美国模式”“以注重文化嵌合为主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与偏见和歧视作斗争的多种族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模式”,还是“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需要的英国多元文化教育模式”,都为了在“同化”与“多元”,“一体”与“多元”的博弈中发展本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事业。可见,世界各国依据本国的国情和自身的社会情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中 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势必满足全球一体化的需求,汲取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与改革的有益因素必将有益于促进 中 国当前的民族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对韩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和局限,为 中 国进一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指教育应考虑文化差异,使在种族、宗教、语言、阶级、性等等方面有差别的学生都能获得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但因多元文化教育反映多元文化社会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其所实施的内容会随着国家和地域有很大差异,学者们所主张的核心内容各有不同。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者本莱特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由四种相互作用的层面构成。第一层面为追求平等的运动或平等教学法,教师在教授-学习过程中,不仅考虑学生的经济条件,还要考虑文化风格和社会化过程。第二层面为教育课程改革或从多种视角对教育课程重新评估,调查并改变传统教育课程里出现的问题。第三层面作为多元文化能力或文化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不仅是自身的文化观点,也是理解他人文化观点的过程。第四层面是追求社会正义的教育,又是对所有类型的差别和偏见的抵抗,尤其是对种族、性和阶级差别的抵抗。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整理为以下六种。一是使个人以不同的文化视角看待自己的文化,从而增进自身理解。多元文化教育通过理解和知识,追求对各个文化的尊重。二是向学生教授文化、民族、语言的应对方法。迄今为止,美国和西欧社会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将焦点放在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家庭的历史和文化中,这不仅对主流的白人学生,对黑人、墨西哥学生等有色人种学生也是有害的。三是使所有学生在自身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社会里习得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四是减少少数人种、民族集团由于他们的种族的、身体的、文化的特性而经历的痛苦和差别。因这种差别而导致的拒绝身份认同的人不能完整地自我实现,受到政治、社会排挤的可能性高。五是帮助学生们习得在平等的技术世界中生存所需要的读、写和数理能力。多元文化资料和信息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必须帮助学生们积极地肯定和理解自己家庭和地域社会的文化,并可以从自身的文化界限中脱离出来。六是帮助多人种、文化、语言、宗教集团的学生习得在自身所处的文化共同体、地域文化以及全球共同体里发挥自身作用所需要的知识、态度、技能。

由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不仅要解决不同种族、宗教、阶层之间多样性文化教育的共存与平等,而且还要解决同一种族、族群之间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差异所导致的多样性教育需要和教育选择之间的共存与平等。

2. 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变迁和局限

随着国际婚姻移居女性和脱离朝鲜居民、以及外国劳务人员等的增加,韩国国内长期滞留的外国人数量大幅增加,从2005年开始对步入多元文化社会进行政策性准备的必要性越来越大,女性家庭部、保健福祉部、劳动部、法务部、教育科学技术部等政府各部门都对与多元文化相关的政策进行了编制预算。2007年8月,以韩国国内长期滞留外国人数突破百万为起点,关于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社会的谈论引起关注,政府的中央部门和各地方自治团体,以及大学纷纷成立了多元文化家庭支援团体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随着对外韩国语教育逐步兴起,为了帮助韩国国内居住的外国人适应韩国社会,多种多样的支援项目也逐步开展起来。本文参考等前人研究将韩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多元文化教育的萌芽期。这一阶段初次制定了多元文化家庭子女教育支援对策,通过2007年教育课程改革,删除了原教科书中与单一民族相关的内容,新设多元文化教育为通识课程。这一时期是在学校教育打下多元文化教育基础的时期,缓和了教科书里民族和文化的排他倾向,在社会科目和国语科目中增加了反映多元文化、多人种的教育要素,强调了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克服偏见的内容。但是仔细观察这一阶段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内容就会发现,比起使多元文化家庭子女获得平等的权力,包含着更多的是以韩国主流文化的视角对少数者的关怀以及相对于移民集团的优越意识。

多元文化的引进期。这一时期是以小学为中心开始运营多元文化基地学校和多元文化预备学校的时期。尤其是承认所有儿童的教育权,从法律上将免费的小学教育义务化,改订了中小学教育法,使多元文化家庭子女仅以居住地的住所证明就可以到相应的中小学学习,并且为结婚移民者的婚前子女制定了关于中途入境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这一时期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名称修订为“多元文化家庭学生力量强化的教育支援方案”。同时也筹备了关于多元文化家庭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力量强化和社会整体的多元文化理解及增进多元文化接受能力的政策目标。从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接受能力,强化教员进修,支援教育大学开设多元文化讲座等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多元文化教育没有单单局限在对多元文化学生的支援,也体现了为多元文化学生营造学校环境的意识。但这一时期的多元文化教育过分强调了其理想的侧面,缺乏对其现实性的理解,将多元文化家庭子女看成外国人的倾向过大。

多元文化的持续扩大期。随着多元文化教育支援的改进和持续的扩大,韩国教育部将多元文化教育名称变更为“多元文化学生教育先进化方案”。这一时期制定了多元文化家庭子女的双语强化和公立教育进学的相关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尤其是提供了帮助中途入国子女及外国人家庭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学习的服务。2014年发表了“扩大大学生指导和职业教育制度以及运营多元文化教育重点学校等多元文化教育方案”。但这一时期对一般市民所需要的多元文化教育仍没有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韩国近十余年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从多元文化启蒙期到扩大期虽然支援预算和规模逐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关法律依据不完善,且主要停留在多元文化家庭学生的层面,其教育内容也集中在这类学生的韩国语教育和韩国文化的适应阶段,在全面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上具有局限性。

3. 对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中国的多民族自始就居住于中国境内,在形成环境上与韩国因国际婚姻和结婚移民而形成的多元文化不同。结合中国国情,本节从三个方面得出对中 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第一,制定相关法规并加大政策宣传。多元文化教育需要明确的教育理念、原则与目标、教育课程和内容以及相应的教育支援,这就需要多元文化教育上升到政策层面,只有依靠教育政策的规划和支持,才能使教育活动全面地展开,教育支援服务有法可依,以实现多元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另外,传统的民族教育政策难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的需要,就 中 国现阶段教育来说,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保证少数集团在教育上的平等,需要法律政策的完善及大力宣传,以逐步改变反映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教育政策活动模式。

第二,扩大多元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并提供教育支援。 中 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和文化多样化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优先发展”“重点扶持”和“西部开发”等政策措施,使 中 国的民族课程建设得到一定发展。但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不同国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进入 中 国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教育日益面临着处理不同族群、文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在民族教育的基础上考虑对这类人群及多元文化家庭子女的教育模式与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教育支援,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象及教育内容不应仅适用于国内的少数民族团体,还应包括国内长期居住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

第三,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及管助结合的指导体系。语言和文化是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双语教学模式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目前 中 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象还没有统合进入中国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外籍人员,尤其是多元文化家庭及其子女。这类人员的身份认同和语言能力培养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的通力协作,从国家层面在这类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有利于他们较快适应并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设立专员为这类人员进入中国学校学习提供相关的入学指导与服务支持,以便他们顺利地进入并适应在公立学校的学习。

结语

多文化教育作为承认多样性、追求平等的教育,尊重种族、语言、文化、宗教、性的差异,使文化和人种背景不同的人能够理解和尊重相互的文化,体验教育平等,以增进人类的尊严性和平等性。各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理念、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学学习对象都各不相同,主管行政部门需要深入了解其社会脉络及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 中 国正处于国际化进行快速发展阶段,有必要深入认识外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经验和措施,并结合自身社会构成成员的多元文化意识水平和教育现实积极地制定教育改革政策,以解决现阶段社会面临的教育问题,为向多元文化共同体社会的过渡做准备。

猜你喜欢

韩国政策家庭
政策
韩国“第一步”
政策
聚焦韩国大选
助企政策
政策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