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后牙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探究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牙周袋植骨牙根

郑 铮

(辽宁省锦州市口腔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近年来,牙根分叉病变患者呈上升趋势,若未及时进行治疗,易导致严重后果发生[1-3]。因此,我院对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后牙根分叉病变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其的治疗效果,见本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收取我院70例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牙根分叉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牙根分叉病变诊断标准,排除伴有全身系统疾病患者。

观察组:年龄在30~49岁,女性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有2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21±1.20)岁。对照组:年龄在31~49岁,女性患者有16例,男性患者有1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0.01±1.15)岁。观察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对照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能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采用单纯牙龈翻瓣刮治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实施牙龈翻瓣刮治术治疗,刮治器(Hu-Friedy5-6 7-8 11-12 13-14))。

观察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采用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将治疗过程中将所需要的材料和器械准备完善,如双层胶原膜(Bio-Oss瑞士)、多孔矿化骨(Bio-Oss瑞士)等,对患者进行麻醉后,清除患者病变区肉芽组织,将根面修整,暴露患者根分叉区域,进行冲洗,保留患者牙龈组织,将骨粉放置在分叉区,将骨胶原膜固定,然后把患者牙龈瓣复位直至原来高度,应避免暴露患者胶原膜,将根分叉开口处完全覆盖后,进行严密缝合。手术后对患者采用抗炎药物,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Periocline);注册证号:H20100244,2010-04-08),将软膏注满患者患部牙周袋内,每周1次,连续用4次,手术7 d后,进行拆线,告知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复诊拍片)。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将两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处理,牙周袋深度使用t检验,牙龈炎症发生率使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牙周袋深度(2.18±0.57)mm、牙龈炎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牙周袋深度(8.31±0.40)mm、牙龈炎症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常采用单纯牙龈翻瓣刮治术治疗牙根分叉病变,但是由于该手术方式不能改善患者根分叉区骨质缺损情况,从而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牙髓病变、牙龈炎症情况发生[4-5]。因此,我院对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后牙根分叉病变的效果进行研究。

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通过采用骨生物膜搭建屏障,能有效阻挡患者牙龈上皮沿着根面生长,从而为骨组织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使植入的骨粉在患者牙根上形成骨质覆盖,并和牙周膜纤维形成附着性愈合,促进患者较快康复,能有效减少牙龈炎症情况发生。因此,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为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首选治疗方式[6-8]。

本文研究表明,两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观察组牙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对牙根分叉病变患者实施牙周翻瓣植骨结合生物膜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牙周新附着形成,还能有效改善牙周袋深度,减少牙龈炎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值得应用。

[1] 刘玉艳,储顺礼,周延民,等.分根术联合核桩联冠修复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4):569-571.

[2] 周筱怡,李张维,许永尚,等.分根术联合纤维桩治疗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1):101-103.

[3] 崔荣新,栾世龙,葛俊英,等.分根后联冠修复治疗老年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13(5):279-280.

[4] 王吉丽.分根术和牙半切术治疗及修复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观察[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5.

[5] 赵薇.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综合保存治疗技术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277-1279.

[6] 关晶,姚金姗.分根术联合核桩联冠修复在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9-70.

[7] 李向荣,邱建平,郭爱军,等.分根术联合桩核冠技术修复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1):60-62.

[8] 高玲丽.分根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4):330-331.

猜你喜欢

牙周袋植骨牙根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