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20程丽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压疮循证脑梗死

程丽秋

急性脑梗死是因脑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常伴随患者昏迷等一系列症状, 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是本次护理的重要指标。循证护理是一种护理人员明确、明智的运用现有的科研理论,制定科学合理护理对策的护理模式, 该方法可显著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控制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探讨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研本院2017年1~12月内诊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致昏迷者, 其中深度昏迷者12例, 中度昏迷者19例, 浅昏迷者8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观察组中男20例, 女 36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7.69±5.47)岁。对照组中男18例, 女 38例;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3.59±5.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与排除标准:①全部急性脑梗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情况;②收治的全体患者均同意本次护理措施并积极配合调研;③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④排除沟通障碍者及精神疾病患者[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各项数据、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遵医嘱吸氧, 并给予脱水、溶栓、降压(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先慢后快)等药物治疗;宣教急性脑梗死致昏迷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饮食;保障环境清洁、安静等。

1.2.2 观察组在专科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制定护理方法 脑外科收诊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后,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科室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责任护士提出相关循证问题:急性脑梗死致昏迷的病因、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药物作用的机理等;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法。

1.2.2.2 根据个体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①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变化, 如发生异常变化, 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性治疗;患者入院后准备急救药品等随时准备抢救;责任护士采用特级护理, 24 h监测病情变化。②心理护理。向患者家属介绍主治医师, 急性脑梗死致昏迷的相关知识、用药及治疗的流程, 为患者家属提供治疗成功的案例, 以消除患家属恐惧、不安、紧张等不良心理。③并发症护理。a.压疮护理:了解压疮发生的机制, 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体位, 每2小时翻身1次, 记录相关数据,发现压疮后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协助治疗。b.肺部感染:责任护士每日检查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症状, 患者采取侧卧位, 患者头偏向一侧, 每日护理患者口腔及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针对意识清醒患者, 鼓励患者主动咳痰。全部护理措施中护士进行相关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④其他护理:饮食护理, 遵医嘱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及指导, 合理的增加患者饮食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抵抗力。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及时为患者更换引力带、尿袋等, 清洁患者私密处, 2次/d;以预防感染的发生[3-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 评分越高越好)、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记录满意例数, 进而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躯体健康评分为(86.72±4.00)分, 心理健康评分为 (86.34±5.23)分 , 社会功能评分为 (83.78±3.99)分 , 物质生活评分为(81.91±5.23)分;对照组中躯体健康评分为(73.72±4.00)分 , 心 理健康评分为 (74.34±5.23)分 , 社 会功能评分为(73.78±3.99)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1.91±5.23)分。观察组中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57%(2/56);对照组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29%(8/56), 压疮发生率为3.57%(2/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2/56)低于对照组的17.86%(10/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14%(46/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以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危险大等特点在临床抢救及护理中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昏迷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昏迷时间越长, 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也高, 预后越差[6]。

常规专科护理的优质护理措施及对症治疗,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因护理措施不及时、不全面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影响患者预后。循证护理是一种根据个人临床表现, 全体护理人员开展有计划性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显著促进患者清醒, 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促进预后[7-10]。本次研究也进一步表明这观点, 观察组中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2/56)低于对照组的17.86%(10/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显著的改善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 树立患者及家属信心, 同时护理人员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及时给予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 显著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率;此外正确给予患者饮食护理, 可提高患者抵抗力, 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改善。综上所述, 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致昏迷的患者,可促进患者早日清醒, 改善预后, 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压疮循证脑梗死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难免压疮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健康宣教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