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19佘洪玲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意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促进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当通过生活化案例的融入、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美术写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高中美术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意义;对策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美术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不断探寻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使高中美术的教学回归生活,是促进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实现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不断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美术的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美术之乐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生活化教育理念运用于高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于高中美术的教学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而言,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对美术课程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已经面临高考的高中生而言,美术课程更是被放在了边缘化的位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对美术课程教学不够用心,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生而言,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无疑是学生学习之余的一剂调味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 有利于促进高中美术教学改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充分肯定了课程教育与生活联系的积极意义。而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也格外强调教师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促进高中美术的教学改革。

二、 高中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就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以及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高中美术的教育存在一直过于理论化的现状。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到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中,促进高中美术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1. 融入生活案例,彰显艺术之美

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一个有效的对策在于将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知道,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知识灌输、改变纯理论化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巧妙地通过生活化教学案例的辅助,不断刺激高中学生的感官和视觉,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在生活化教学案例融入的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艺术空间,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楚王问鼎——商周青铜器艺术》时,除了给学生普及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以及青铜艺术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等,还应当结合商代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朝代的社会风尚以及礼乐制度等等。由于学生在书本上难以充分了解青铜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将青铜器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一饱眼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美术意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学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美术课程,不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让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如音乐、语文等学科有机整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打破学科界限,不断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例如,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将一些抑扬顿挫的、颇具情感内涵的背景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给学生构建好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宛转悠扬的旋律中得到心灵上的放松,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生在美术绘画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同时,音乐有利于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美术的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 户外写生实践,体会自然之美

艺术之美源于生活。从根本上讲,户外写生是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赋予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通过适时带领学生户外写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大大自然中,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绘画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然之美。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高中美术《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时,除了给学生了解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发展以及历程,让学生了解雕塑与文化格局、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等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城市雕塑,带领学生到地区所在地的广场写生,近距离感受雕塑之宏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应当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改革创新高中美术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艳红.浅谈高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3(25).

[2]朱元燕.高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刍议[J].读写算,2015(16).

作者简介:

佘洪玲,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第十四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