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现状分析

2018-01-19廖春景龚萍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现状策略

廖春景++龚萍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出现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其中STS教育理念的推广,作为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也逐渐成为生物教学的发展趋势。STS理念体现出教学的先进性,有助于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围绕STS教育的相关概述为出发点,接着分析民族地区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学生物教学;渗透STS教育;现状;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中学生物教学取得很大的改变与进步,但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教育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了实际的课堂教学。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积极推行STS教育理念,来有效提高生物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需要客观认识STS教育的特点、内涵等相关因素,然后对于当前民族地区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现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该地区生物教学的水平。

二、 STS教育的相关概述

所谓STS其实就是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三者的简称,是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理念。该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其内涵是基于当前的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的背景,来开展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特点以及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从而体现出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并树立相应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STS教育重视教育和社会的联系,并依据社会的实际问题来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帮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更多营养,学习更多知识,从而促进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该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和全面掌握的程度,而STS教育其最终教育目标在于对学生的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需要在教育的领域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体现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点,彰显出现代化教学的优势。现今,我国在中学生物教学领域中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缺乏全面STS教育的渗透和落实。因此,关于STS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 中学生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现状

对于民族地区的生物教学,尽管取得一定的教育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尤其在中学生物教学渗透STS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对于生物的渗透教育并不彻底,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追求理论教学,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枯燥,从而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缺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STS教育理念认识并不深刻,从而阻碍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思维比较受拘束。对于中学的生物教学,本身就拥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生物现象,并进行思考与分析。有时很多教师觉得STS教育太过于复杂,所以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并没有严格落实,从而制约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总之,在民族地区STS教育之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很大因素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打击了学生积极性。

四、 中学生物教学中STS教育理念的渗透策略

(一) 结合生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民族地区对于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很多时候生物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往往会忽视这一因素,使得生物知识与实际相脱离,并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与负担。这些现象需要引起教师的相关重视,并不断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多挖掘一些新的教学内涵。例如可以结合一些社会热点以及生物科技相关的话题来进行生物教学活动,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寻找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就讲述克隆羊多莉的故事,然后引起关于“克隆”对生命健康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话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 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融入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来切实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全面认识。对于STS教育,在民族地区缺乏完善的教育意识,使其与生物教学没有很好地进行结合,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除了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生物科学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应该拓展教学的方式,运用情境教学、问题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三) 加强实践课的开展与重视

在开展STS教学时需要开设相关的实践课,设置一些实践活动,并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生物实践课其实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巩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切实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能带来更多学习的乐趣,有助于营造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尤其在民族地区,有着自身的民族特色和风景。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与一些自然环境相结合,例如开设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推广影响下,教育目标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其中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缺乏对STS教育的全面认识,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该地区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实落实教育相关制度,转变教学观念,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从而有效促进该地区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自国.民族地区初中生物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21).

[2]李月华.STS教育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4(83).

作者简介:

廖春景,龚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现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