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物理微课 构建高效课堂

2018-01-19林志祥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校物理课堂

摘 要:“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上对学生的约束,打通了课上与课下之间的联系,它不仅能给初中物理提供新的思路,更能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力,而且学生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观看,可以随时突破难点,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妙应用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中高效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物理;高校;课堂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上对学生的约束,打通了课上与课下之间的联系,它不仅能给初中物理提供新的思路,更能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力,而且学生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观看,可以随时突破难点,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微课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在传统课堂中无法接触到的学习模式,把“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们觉得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了,物理实验也变得简单易懂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中高效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一、 课前预习巧用微课,开拓听课思路

预习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着眼点是为学生自己“更好地學”,为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微课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有效地预先了解知识的内容与线索,分清知识重点、难点,同时也可预先理解部分知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特别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达到笨鸟先飞的效果。

例如:在“生活中的透镜”的预习微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幅记述小屁孩用手持放大镜发现放大镜能成三种不同像的漫画:然后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用手持放大镜观察:(1)手持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如日历或玩具娃娃),看看它的像是正的还是倒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2)如果拿着放大镜,人慢慢后移(渐渐远离观察的物品),像又会怎么样呢?(3)在观察中我还发现什么?接着播放老师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视频。最后提出放大镜这三种像在生活中应用是怎样的?并简单介绍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由于微课能够对重要的、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精细化的设计,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操练,配合丰富的图片和灵活的呈现形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在预习之时,学生印象深刻。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暂停思考或是反复观看,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理解、反思知识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课中学习巧用微课,提高课堂成效

1. 视频导入,感官刺激,把学生“吸”起来

课堂以何种方法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导入型微课形象直观,用声音、音乐、图片视颁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给学生一种新鲜、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五官感觉,积极参与到耳听、眼观、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中去。适时适当地利用导入型微课能切合实际地帮助教学环节起到良好导入的作用,在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关注之时,能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重难点的铺陈或导入,确保能够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我利用微课将刘谦魔术表演“蜡烛隔山打牛”用于新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平面镜的兴趣。在《力》教学中,我利用微课将学生在运动时的场景加入旁白用于新课引入,令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

因此在导入型微课内容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教学重难点的铺设,在导入时力求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2. 动画剖析,难点突破,让内容“活”起来

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主动权在教师的手里。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指导来学习是永远不够的,况且,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时间是有限的。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可以将原本由教师讲授的内容交给微课视频,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变成微课动画,把多个知识点分成一个个微课视频来讲解。学生则针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学习,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控视频播放的速度和次数,这样,既强化了理想的效果,又拓展了思维,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杠杆》该章节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力臂的作图,难点是如何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力臂作图的教学动画微视频,若有学生不是很明白的,教师可以反复让其多看几遍,从而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力臂作图的方法;随后利用微课实验教学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过程并开展实验;接着利用微课重点讲解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同时让学生动手练习相关内容,待其充分掌握之后,适当增加难度,并反复练习,最后在准备下课前,利用微课让学生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由此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分段展现,细节指导,让实验“动”起来

物理本身就属于实验科学,实验演示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把实验中的知识要点、关键步骤一一放大,使学生更加了解实验现象,如此一来即便是坐在最后面的同学,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在播放过程中还可以加快实验的过程,也可放慢实验的过程,能让现象反复出现,制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甚至把特别要注意的现象停留在某一瞬间,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探究实验中我们将实验教学内容分段录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了解实验中所用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然后再对照文字描述实验步骤,做到课前心中有数。在进行探究实验中教师就可以走下讲台,在学生中巡视,随时解决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使课堂更加充实有效。endprint

例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实验时,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微课教学方法相结合。首先,我将实验教学内容分段录制成微课,特别针对难点“拉木块还是拉木板好”还录了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明确实验的大概原理,然后在实验探究前用微课视频给学生讲解具体的实验仪器及操作方法,最后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利用分段微课视频,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解答学生的疑问。

当然,考虑到微课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学习,有一些实验内容的呈现,例如一些演示实验的操作、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的步骤、甚至對实验内容的讲解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并录制成微课视频在微课中分步有条理地展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课后复习巧用微课,强化知识理解

教师可以把物理重点章节的重难点或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自主复习。便于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同学从容地反复观看,而对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可以借助微视频,反复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复习,大大提高了新知的巩固率,较好地解决了课堂上难于进行的分层教学问题。另外,大部分同学也难于一次性把知识重点、难点和细节都理解透彻,而每位同学不懂的知识点又不一样,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微视频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懂为止。有时我们还可以把不同老师的同课程微课放在一起,通过不同的讲述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简单地说,复习型微课就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强化知识理解。

微课课堂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等特点。教师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巧妙利用微课,恰当运用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深化感知,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让我们一起巧用微课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魏立成.微课制作中教学互动设计的策略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2).

[2]徐不伟.初中化学微课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06).

[3]李栋春.基于微课载体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6(12).

作者简介:

林志祥,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晋元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物理课堂
只因是物理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