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浅探

2018-01-19陈少波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意志力初中体育意义

摘 要: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通过耐力运动、激励手段以及树立教师自身榜样作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意志力;意义;对策

意志品质是构成人的意志力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意志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關键。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初中生,由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学生们从小就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世界里,没有受到过任何的磨炼,从而使得绝大多数初中生呈现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放弃等性格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性对策。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初中生,存在着意志力薄弱、缺乏耐力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物质条件较好的学生,由于从小就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炼,家长的过度宠爱,使得学生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而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于培养初中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有利于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课程作为教师眼中名副其实的“副科”,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正是因为体育学科所处的地位,使得广大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敷衍了事,不重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培养,这对于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的现状

虽说意志力培养对于现代的初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体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影响了学生意志力的提升。首先,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重点的教学项目是学生的考试科目。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获得好的考试成绩,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这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不会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其次,当前的中学生,意志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和娇生惯养,教师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也不能够开展强度过大的运动项目,从而使得学生的意志力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最终影响了学生意志品质的提升。总体而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可见,加强训练,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使命。

三、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性对策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现代社会的初中生而言,意志力的培养,是学生不可多得的良好品质。那么,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呢?

1. 立足耐力运动,培养意志品质

对于初中生而言,耐力运动是培养他们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活动中,耐力运动一般是有氧运动,如长跑、游泳、自行车、跳绳、球类运动等。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可以通过举办耐力运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长跑运动、跳绳比赛、篮球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一点:在耐力运动的举办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负荷,避免学生负荷量大影响身体健康。

2. 坚定不移、言传身教,培养意志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模仿教师的行为和习惯。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在给学生讲解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时,也应当重视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无论天气条件怎样,教师都应当坚定不移地开展体育活动。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教师都不应当给学生退缩的理由,不能让学生养成面对困难就退缩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只有教师坚定不移地开展体育活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方能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树立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最终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力的形成。

3. 善用激励手段,培养意志品质

对于初中生而言,激励手段是比较管用的。正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当善用激励手段,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教师的激励手段很多,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说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例如,在学生面对困难想要退缩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告诉学生:“你一定能行”。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鼓动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奥运冠军“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虽然身材矮小,但她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最终赢得了成功,不仅为自己,也为祖国赢得了很多的荣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这种激励手段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一种品质而言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意志力的培养格外关键。针对当前初中生意志力薄弱、缺乏吃苦耐劳性格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创新,重视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咏梅.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5).

作者简介:

陈少波,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第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志力初中体育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Willpower 意志力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