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发展的策略分析

2018-01-19金莹蒲璞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英汉改革

金莹++蒲璞

摘 要:英汉双语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高校要积极创设英汉双语教学的平台,分析英汉双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采用有效的英汉双语教学途径和策略,因材施教,较好地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创新学生的英汉双语学习思维,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发展;策略

国外对于英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相对成熟和完善,而我国的英汉双语教学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我国缺乏语言学习环境和双语相通的优势,为此,要分析当前高校英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探索与我国具体国情、学情相适宜的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和策略,以较好地减轻学生英汉双语课程学习的负担,增强英汉双语课程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英汉双语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 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1. 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输入假说是语言习得理论的关键和内核,在输入假说理论之中,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当具有可理解性、趣味相关性,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会话达成目标。输入假说认为语言的输入不能过于超出学习者的负荷和能力,要基于学习者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层次,层次化、递进式地输入。同时,语言的习得还应当在“情感过滤”较低的氛围和环境之中,要避免不良学习动机、态度对于语言习得的情感性影响。

2. 输出假设理论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以输出假设理论为基础,在这个理论观点之中,认为语言的输入是关键,然而却并非唯一,还应当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形成“可理解性的输出”,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内化,从而达到类似母语的流利语言输出状态。在这个输出理论之中,要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差距,以较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并在交流互动的英语语言应用之中,培养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习惯。

3. 建构主义理论

英汉双语教学改革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引领和启迪,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英汉双语学习水平。要重视在英汉双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思想,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手段,营造自由、平等、宽松的环境,实现语言习得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

二、 英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分析

1. 汉语语种对于外来语言有较强的排斥性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显现出汉语语言对外来语言的较强的排斥性,汉语具有极为明显的语言优势,致使英语无法在我国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学习者难以感受到英语传播的氛围和外部环境。同时,由于汉语体系相对复杂,存在一字多义、同音异义、异音同义等现象,有繁杂的句式、文体的变化,这就使英汉双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扰,难以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

2. 明显存在英汉双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现象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致使英汉双语教学中的语言交流较少,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使英汉双语教学课堂显得过于死板和僵化,难以充分激活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实现对英语的自然、流利而准确地运用。

3. 教学资源存在不足

在当前的英汉双语教学改革之中,明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大纲、双语教材、教学资料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和大纲,也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和资料,这就使英汉双语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4. 英汉双语教学的方法缺失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英汉双语教学的方法缺失的现象和问题,一些传统的保持型、过渡型的英汉双语教学方法显现出迟滞性,难以满足现有学习者的双语学习需求。

三、 推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发展的策略研究

1. 明晰英汉双语教学的目标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明确英汉双语教学的目标,要使双语学习者能够在确保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提升专业学科的英语口头表达、阅读理解、综合应用和交际能力。并且,要通过英汉双语教学,转变学习者对英语的抵触心理和不良情绪,要培养学习者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方法,并实现分层教学目标,对于英语学习层次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运用英汉双语进行交际,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资料的检索和探讨;而对于英语学习层次较差的学生,则以克服学生对英汉双语学习的畏难情绪为切入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英汉双语的学习之中,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英汉双语教学模式。

2. 建构层次化、渐进式的英汉双语教学模式

英汉双语教学要实现课程语言媒介的变更及课堂英汉双语的切换使用,这就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学习者难于透彻而深入地了解专业内容,尤其是对于专业思想的表达存在较大的难度。作为学习者而言,他们不仅要理解专业内容之前的语言障碍,还要学会用英语表达专业思想和问题,这显然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为此,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要基于独特性的课程特点,采用层次化、渐进式的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1)汉语铺垫式。这是在英汉双语课程的起始阶段,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采用以汉语为主、适当运用英语讲授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在相对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之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升学习英汉双语课程的信心。(2)英语引入式。这是在学生转变心理情感态度之后,稳步实现英语语言的推进使用,采用专业英语词汇、短语的适时适量的渗透方式,使学生逐渐学会语言的自由切换和使用,并采用任务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多接触英文资料,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英文学习任务,消除学生的语言障碍。(3)英汉融合式。这是在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渐提升的条件下,实现双语的交替使用,并采用网络分专题查询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专业词汇和视野,使学生成为双语学习的实践者。(4)全英浸泡式。在英汉双语教学之中,可以对高年级、高水平的班级,采用全英浸泡式的教学,在课堂讲授、师生交流、作业布置等全部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教学,使学生浸泡于英语情境之中。然而,要注意,对于难度不同的课程要适当调节,还有对于有不同要求的课程则需要必要的汉语讲解。

3. 建构多元化互动式评价模式

在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还要监控语言媒介使用的質量,可以建构多元化的互动评价模式,要考虑教育目标设定的合理性问题、目标设定与教学基本要素的关系问题,并采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实现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如:双语使用的比例、英语表达的规范性、英语交际情况、双语信息量等,以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英汉双语学习参与度、任务实现及情意行为表现的全面评价。

综上所述,高校英汉双语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实现对学习者的英汉双语教学,要采用多元化、层次性、递进式的英汉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多维面、多视角地接触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内容的表达和使用,更好地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更好地达成英汉双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燕,朱丹.梯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会计》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05).

[2]李世维,张爽.建构梯进式双语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J].北方经贸,2012(05).

[3]冯巧娟.新升本院校双语教学改革评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2(07).

[4]刘卓夫,罗中明,李永波.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5]廖迎春,樊后保,黄荣珍,袁颖红,刘文飞,李燕燕.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信息,2010(19).

[6]常云,张虹,刘海红,吴金华.我校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作者简介:

金莹,副教授,蒲璞,讲师,重庆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英汉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改革创新(二)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瞧,那些改革推手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