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和策略

2018-01-19吕纷华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成为制约教学效率提升的瓶颈。本文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策略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并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笔者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还是以教师教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给学生进行教材讲解,单方面的给学生灌輸知识,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种过分强调教师教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中制约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

2. 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教学方法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而且许多教师的教学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脱离实际,导致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都成为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3. 教学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数学本身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而且数学在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着。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分割开来,学生难以将数学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 小学数学教学对策

1.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觉将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橡皮泥,然后指导学生在课上分别捏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物体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轻松的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2. 改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落后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因素,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才能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的底下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真反思当前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兴趣来学习新知识,学生才能表现出积极的探索欲望,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和成功,教学效率也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如在教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笔者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来比较两个形状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切割法,有的学生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笔者在考虑了学生的发言后,又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要得到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这些方法还可行吗?学生纷纷表示不现实,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来学习面积的计算方式。这样学生带着兴趣来进行学习,探究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课堂教学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无论学习哪个学科,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上课前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标注,哪里能能自己掌握,哪里不明白,在课上针对不理解的知识点重点听讲,在学习完后,认真练习学过的内容,在课后要按时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等等,都是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的。这样学生有了系统的学习规划,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盲目地去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4. 数学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是生活经常用到的,也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进行解决,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如在教学加减法时,笔者组织学生实践——超市买东西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定价,自己决定买什么,然后学生之间独自实现交易过程。这样学生在场景模拟过程中,运用到数学知识,不仅对数学知识进行了练习和巩固,在生活中也可以独自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是以人为本是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易良斌.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04).

[2]方峰泽.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作者简介:

吕纷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印塘乡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