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8-01-19柯文煜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就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加彰显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通过营造生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精彩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认识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知识结构。通过不断思考,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快乐中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一、 初中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重点教学学科,数学知识始终贯穿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自从进入初中之后,就要为迎战高考做好准备。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黑板+板书,采用灌输式教学,枯燥而又乏味,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应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方式幽默有趣,会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进一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虽然重要,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数学知识涉及面比较广,数学能够带来独特的视角,用数学中的特殊语言和思维,有利于形成对世界的别样的认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趣味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 初中数学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一种问题背景,问题情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教学思想下,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情境有自身的实施原则和基本特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必要是的手段。通过内化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之一,通过创设有趣和现实的情境,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就是知识性和趣味性。如我在教八年级数学“最短路线问题”中,对“将军饮马”的问题进行了设计。“两线段之和最短”这个问题,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了。传说亚历山大城有一位学者海伦,对物理和数学都非常精通。

一位罗马将军曾有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一天专程拜访他,请求得到问题的答案。将军每天骑马,出发地为从城堡A,到达地位城堡B,途经一处小溪,马儿需要饮水一次,那最短的路程应该是怎样的?“将军饮马”的故事家喻户晓。我在讲完这个故事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都想知道将军饮马中最短的行程是怎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完美地体现了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三、 初中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

1.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价值,并和数学融为一體。在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新课标的核心思想相一致。其次,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新课标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对新的知识体系主动构建。为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对新知识不断发现和探索。以更好的发现数学的魅力,充满激情的轻松的学习。为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促进学生积极转化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对数学知识深入研究、勇于探索和大胆猜测。对于以获取的知识,通过灵活运用,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愉悦感。为此,教师应让教学富有情趣。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快乐的接受知识,真正体验“有趣和成功”。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章时,教师可采用激趣导入,先讲解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地上有一群鸽子在觅食,树上有一群鸽子在欢唱。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下和树上的鸽子数量是一样的。若在地上觅食的鸽子飞到树上一只,那么树下的鸽子是整个鸽群的三分之一,请问树下和树上,鸽子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通过导入整个问题情境,立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 设置问题情境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高效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所学的知识特点和知识结构,对恰当的问题进行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中来。使学生从对知识的机械接受,向主动解决问题转化。例如,在初中数学“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对以下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并将一系列问题提出: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哪些物体是呈现四边形?老师拿了几块不同形状的巧克力,让学生回答,哪个是四边形。学生会迅速开动脑筋思考。由此不仅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创设情趣化情境

首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教师还应对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精心构建,引导学生对大数据时代的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学会探究和质疑,寻找数学的价值,以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对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一节内容进行讲解时,我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进行设计:“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将阴影部分用小刀剪去,在展开裁剪后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ABC。下面,在请同学们思考:△ABC是什么三角形?”通过创设情趣化的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充分体验,并在动手操作实验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会了探究学习。

其次,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布置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等,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通过对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型的构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通过此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主动探索数学奥妙。endprint

4. 初中数学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富有挑战性,内容有意义,并贴近现实。提倡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对数学更好的理解和体验,并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在当前数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对情境的创设。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片面追求生活化”的倾向以及哗众取宠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重视,造成了较为低下的课堂教学效率。一些学生缺失对数学规律的掌握,对数学概念具有相对模糊的理解,由于出现认知障碍,而导致对数学的恐惧。为此,教师应反思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我认为,创设情境的关键,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形式并不主要。重要的是加强数学内容和学习已有经验和知识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形成,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善,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注重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是教师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相符;二是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四、 结论

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创设情境,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培养,根据每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身上的潜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真正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静.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2]穆秀明.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

[3]黄霖明.建构主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7(20).

[4]杨益.基于自主探究的初中数学教学会更精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5]吴秘.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6]巩玉静,刘晓静.善用教具助力做數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

[7]高欢欢.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作者简介:

柯文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惠华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