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2018-01-19洪新宝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困境阅读教学语文

摘 要: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教學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困境

在初中阶段,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阅读教学则是语文的一大重要方面。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基础,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杜绝死记硬背、考试至上的现象出现;新课改也鼓励教师尝试教学形式、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审美情趣。但教师在平日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这会对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 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认识不足

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的阅读理解的文章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与教材中的课文极其相似。一些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阅读理解习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教材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及参考书中对课文的讲解。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丝毫的效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以及感知文章内涵的方法,就算是应对阅读理解习题时也缺乏相应的解题技巧。就像有些学生可以把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却说不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完全参与进来,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也无法用心去感悟课文的内容。

2. 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意义应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是把重点放在生字、词语、背诵上来,学生也用这种方式来进行阅读练习。例如,名人名言是每次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学生为了不丢分,便会对有关的课文死记硬背,却不理会课文中有趣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与阅读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的表现则为,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低,对于教师的提出问题不愿意思考,缺乏回答的积极性,没有进行互动的兴趣。另外,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学生的课业压力明显增加,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则大大缩短,节假日原本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各种补习班占据。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无法提高。

3. 语文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情况,这也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产生的。阅读教学所依托的载体—文章,往往是一些来源于生活并经过加工的文学形式,都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及事实背景。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然而,学生都是被框在教室中听课,教材中的课文便是所有的阅读材料来源,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乏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阅读教学仅局限于课堂。

二、 解决对策

1. 教师应加深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对阅读教学充分理解,并注重在对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在其他领域的迁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加深对课文阅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所领悟到的启示、教训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教学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如教师在进行《最苦与最乐》的教学时,可以适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责任感,使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停留在取得分数上。另外,作为教师,主要责任便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知识的传递。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自己的知识库存不断更新。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自主阅读意识。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日益增长的渴望,才能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知识储备扩充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

2. 教师丰富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本应是一件有趣的事,无论是教材内容的处理,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都应有所突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促进阅读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法来改进阅读教学:

(1) 情境教学法

在学习难度较大、内容晦涩的文章时,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这些文章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达到很高的水平,若教师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学生无法准确地感知文章的情感与意图。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去感知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阅读教学的抽象性,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冬天的场景演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再与福建的冬天做比较,也会让学生对更大的世界产生向往。

(2) 表演教学法

语文课本阅读材料的题材丰富多样,在学习具有丰富、曲折故事情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择结合表演教学法。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后,可以自行根据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将情节表演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起伏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后,将故事表演出来。学生通过揣摩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特征、说话的语气等,并将这些表现出来,不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教师应改变将语文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只局限于课本教材中的教学模式。这会束缚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也会打消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与体裁。如学习《秋天》时,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感受秋天;如学习《看云识天气》,可以让学生到户外观察云朵,去体验如何凭借云朵判断天气,这样都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定期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会促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可以推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但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面临着很多的困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去解决,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滢.浅谈新教育初中语文的文学阅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

作者简介:

洪新宝,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