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难点

2018-01-19刘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虚像

刘强

【摘 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利用光路作图法去分析、理解其成像规律,从而少走弯路,避免枯燥繁杂的死记硬背,利用形象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彻底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本文用到的方法是光路作图以及图像分析法,通过作图以及图像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倍焦距点为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分倒立像和正立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为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关键词】三条特殊光线;光路作图;图像法;实像;虚像

凸透镜成像问题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遇这样的问题就倍感头痛,无从着手,学生很难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更谈不上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利用光路作图及图像法形象地表示凸透镜成像规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光路作图虽不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但是“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利用光路作图法去分析、理解其成像规律,可以少走弯路,避免枯燥繁杂的死记硬背,利用形象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认清以下主要概念:主光轴(通过凸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光心(凸透镜上有个特殊的点,光线通过时方向不变,这个点既光心),焦点(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汇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的温度很高,称作焦点),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通过课件演示或者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传播规律。

凸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线,它们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方向并不难记,学生很容易掌握。它们是: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③从焦点射来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其实光路作图就是任选其中的两条光线,让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相交,或让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从而得出像点,再进行理想推理,物体上的所有的点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就汇聚成了整个物体的像。(从同一物体上的同一个点可以反射出无数条光线),通常为了方便,选①与②两条即可完成光路作图。

图(一)表示同一物体在同一凸透镜的不同位置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成像光路。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用1、2、3分别表示同一物体的三个典型位置,用1o、2o、3o分别表示所成像的位置,用实线表示实像,用虚线表示虚像,使学生看起来非常直观易懂。

①当物距u>2f时,像距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当物距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可以再画出一图,继续分析这三种成像情况,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u>2f、f

(图一)

由此图容易看出:当u=2f时成等大、倒立实像;当u=f时无交点,表示不成像(或认为像成在无穷远处)。

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外(u>f)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距越大;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即物近像远,物远像近;当物距u=2f时,像距v=2f;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距v=f;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u

用h0表示物体的大小,f左侧表示正立虚像,f右侧表示倒立实像,当物距为零(即物体紧贴于薄凸透镜一侧)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上时不成像,也可认为像在无穷远处;当物体处在二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实像;当物体处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的大小几乎为零。一倍焦距点为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分倒立像和正立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點为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还可以得出,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操作,不但动手操作实验,还要动手设计,作图,草画思路过程,针对谋道物理题,画出反应题目意思的图像,图形,设计图等,这会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创新意识,符合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虚像
水下物体的虚像位置
——从教材中的矛盾出发探究平面折射成像
迎面较远处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长度分析
确定凸透镜成虚像位置的方法探讨
远距离成像汽车平视显示光路结构设计
侧面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位置研究
水中直尺像上刻度线的疏密变化研究
物理学中实像和虚像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