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败血支原体病临诊特点及防治

2018-01-16刘传辉

家禽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病鸡病原支原体

刘传辉

(河南省商丘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种鸡和种蛋的交易日益频繁,疫病不断复杂化和常见化,鸡败血支原体病在我市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流行,该病呈上升趋势。感染该病后可引起家鸡饲料报酬下降、幼鸡发育迟缓等,由于该病常常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增大了规模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平时做好该病的预防及其重要。笔者通过近年来深入研究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诊特点,总结和探讨了该病的防治策略,仅供同行们和养殖户们参考。

1 病原学概述

鸡败血支原体又叫鸡毒支原体(MC),呈细小球杆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多样,有圆形、丝形,姬姆萨染色良好。本菌好氧和兼性厌氧。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可将其杀死。鸡毒支原体具有血凝性,可用HA、HI试验来诊断[1]。

2 流行特点

目前养鸡场在现代规模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由于受传统饲养模式的影响,养殖户对该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加之养殖户饲养管理条件差,饲料营养不均衡或鸡群感染寄生虫病等因素,容易诱发该病;该病以4~8周龄的火鸡和鸡最易感染,成年鸡一般呈隐性感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和冬季最易发生,多呈地方流行。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原可通过蛋垂直传给下一代,也可以水平传播。鸡场一旦发生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原可能在鸡群中长期存在和蔓延,如果继发感染其他疫病,会使疫情加重,治疗难度也会加大,死亡率增加,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

3 症状及剖检变化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3d。病鸡的特征为流鼻涕,在鼻孔周围粘附污物,打喷嚏,流泪,面部及眼睛周围肿胀,引起幼雏生长停滞,成年母鸡产蛋率下降。最轻型的病鸡所表现的症状是鼻腔流出稀薄的液体。严重病例最明显的症状是鼻窦腔发炎,先是流出稀簿的水样液体,以后就成为浓稠的粘液[2]。剖检可见,病鸡明显消瘦。单纯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的病鸡,可见鼻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混浊粘稠或干酪样的渗出物,气囊壁变厚、混浊。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厚。窦腔内充满粘液和干酪样渗出物,并可波及到肺和气囊。自然感染的病例多为混合感染,如有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参与,则容易见到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火鸡还常见到明显的鼻窦炎或输卵管炎[3]。个别鸡只眼结膜潮红、眼睑肿胀和向外突出。

4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该病在临床上常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新城疫和维生素A缺乏等疾病在临床上有相似之处,要做好鉴别诊断。进一步确诊必须借助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5 治疗措施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

5.1 西药治疗 可选用卡那霉素4万IU,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注5d;或用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500mg/L饮水,1次/d,连用5d。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该菌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以上药物要注意轮换交替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达到防治该病的目的。

5.2 中药治疗 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黄药子、白药子知母、贝母、甘草、郁金冬、秦艽各10g,大黄 5g,煎 3次共取汁 1000ml,供 100只鸡 1d服用;或用鱼腥草100g,黄芩、连翘、板蓝根各40、冬花、贝母、半夏各 30g,杏仁、甘草各 25g,枇杷叶90g,研末用沸水泡30min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供鸡饮水,药渣拌料[4]。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注意和大小鸡分群饲养,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防止营养单一,保持舍内通风良好,保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或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发生等,另外,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多种矿物质等,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降低或减少该病和其他疫病的发生几率。

6.2 加强消毒 搞好卫生和消毒等措施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鸡场内要保持清洁,每天至少清扫1次鸡粪及其他污染物。平时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和甲醛溶液等消毒剂,对鸡舍内外环境、鸡料槽、水槽和其他用具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每周消毒1~2次。同时还要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和清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预防鸡败血支原体病的发生几率。

6.3 加强免疫 目前已有灭活苗和弱毒苗用于养鸡生产,对预防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种鸡在产蛋前注射灭活苗可减少病菌经蛋传递,降低第2代鸡的感染率[5]。另外,还要做好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病的防控,如果上述疫病在鸡场存在,也可能诱发该病的发生。因此在做好该病预防的同时,还要对该病以及上述疫病进行定期检疫,检测抗体水平以及筛选病原,以及时对抗体水平不合格的进行及时补免,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防止疫情蔓延,达到防止或减少发生该病的目的。

6.4 加强检疫 定期对鸡败血性支原体病以及其它疫病进行病原筛选,发现阳性鸡群及时淘汰,逐步达到净化的目的。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和全进全出制度,如需引种需要到正规的无疫区的种禽场引进,引进前要对鸡败血性支原体病原进行检疫和筛选,阴性的方可引入,防止外来疫病传入鸡场内,引入后还要隔离1个月左右,确认健康无异常后,方可入舍。

参考文献:

[1] 李心海,王兵.鸡毒支原体的诊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3(12):40.

[2] 孙志荣.浅谈鸡败血支原体病诊治体会[J].中国动物保健,2011(12):32.

[3] 闫若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32.

[4] 徐世洪.鸡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7):84.

[5] 王群.鸡败血性支原体感染[J].湖南农业,2007(12):15.

猜你喜欢

病鸡病原支原体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