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文言文

2018-01-14韩刚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障碍文言文课文

摘 要 文言文閱读是中、高考必考内容,文言文难学难教,核心素养下,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文言文的策略有:(一)鼓励学生自学,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文言文;(二)整体理解,引导学生有效归纳学习技巧;(三)激发兴趣,加强诵读,有效培养语感;(四)排除障碍,归类整理,有效厘清文言文的章法(字法、词法、句法)。这样,培养语感,归纳词法、句法,为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引读;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TN959.2,A,O572.24+6,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13-01

文言文阅读是中、高考必考内容,文言文难学难教,因文言文内容枯燥,离现实生活远,对不喜欢文言文或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提出明确的不同要求,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更符合课标精神。那么,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文言文,进而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呢?

结合调查问卷、课堂教学及课题研究实际,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学,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文言文

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读懂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但不提出硬性规定,对课文的理解能达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一般程序:(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理清并积累文言字词;(3)挑出重点句来翻译;(4)学习翻译全文;(5)明确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6)交流感受,写出心得体会或读后感。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也能纠正学生对文言文的不正确认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一接触文言文,学生就因为有事可做之后而消除了对文言文的害怕感、恐惧感,这为下面的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体理解,引导学生有效归纳学习技巧

从整体理解入手,暂时忽略难解的字、词、句,鼓励学生从整篇课文的主体事件、主要情节、主要人物活动、人物的主要思想等角度各自来阐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通过背景材料理解文章主旨,知人论世,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新旧课文比较,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例句,熟悉用法,举一反三。

三、激发兴趣,加强诵读,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内容枯燥,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就要采取相应策略使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利用视频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进行《三峡》时,可以播放有关三峡的风景片,剪辑《话说长江》有关镜头,配以历代用长江、三峡的古诗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开始《三峡》的学习之旅。引导学生讲作者的故事,以故事化解枯燥的内容,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可以背诵作者的其它诗词名句,以诗解文,降低难度,最终全面理解,读懂文言文。

加强诵读,分角色读与自由读相结合,提出诵读要求,因声求气,训练诵读技巧,与古诗词鉴赏结合,反复诵读,把握内涵,在读中悟,在悟中感,有感而发,学以致用。

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微信、自媒体、VR等信息平台,构建以网络为主,结合平面媒体的多视角的课程及课文资源,师生、生生互动中,丰富文言文学习资源,充分挖掘智慧校园平台中的教学资源,甚至在VR的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中,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言文文本所呈现的古代情境,恰似“时空穿越”而入境情。也许,如此这般,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而“闪亮登场”,引人入胜。

四、排除障碍,归类整理,有效厘清文言文的章法(字法、词法、句法)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主要在于内容理解困难。实际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主要是难以准确掌握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讲清讲透文言知识点,而理解古代书面语的障碍大致可分为三类:文字障碍,词义障碍,语法、修辞障碍。文字障碍多数是由于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避讳字、无句读等造成的。

古今异义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今对古的一种语言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准确识记和掌握,教给学生分析语言的方法并结合文本推敲。

词类活用,学生往往分不清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其实,可以给学生总结以下,名词作状语时,句子里肯定有谓语,而名词活用动词,就是句子的谓语。

学生掌握了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规律和技巧,断句翻译就顺理成章,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就排除了。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小课题(2011XKT-ZXYW05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有修改,该课题已结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韩刚(1967-),男,陕西省西安市蓝田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曾荣获西安高新区优秀教师、区级师德先进个人、区级优秀班主任,西安市高中课改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全国创新名师。陕西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大型征文优秀“园丁奖”,全国及陕西省青少年文明礼仪特长生评选活动先进教育工作者,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猜你喜欢

障碍文言文课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四)2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心灵休憩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