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1-14戚青锋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主动性阅读能力兴趣

戚青锋

摘 要 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着手,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鼓励其质疑精神,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阅读能力;兴趣;主动性;质疑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44-01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使阅读活动事半功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学生拥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进行阅读,所以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提高其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杂志和书籍。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黑板报的编写工作,鼓励学生每周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为文章配上自己的点评。良好的阅读氛围的营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从而激发他们开展进一步阅读活动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引导,比如“《西游记》读书周”、“童话故事周”、“寓言故事周”等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开展较为系统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阅读主动性,促进其自觉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去。比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子?”这样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边阅读边思考,从而帮助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评价。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比如在讲解《爬天都峰》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天都峰的影像资料,然后让学生边听课文内容朗诵边欣赏天都峰的秀丽风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无需讲解,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多媒体资料来形成对文本信息的综合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三、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提高其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质疑精神是实现创新的先决条件。学贵有疑,学生只有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任何形式的打压,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指导中应当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引发学生提升阅读深度,提高阅读质量。比如,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在问教师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猜一猜,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地补充,从而让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如在《尊严》的学习中,学生对“惬意”一次不够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字面上猜测其意思,因为汉字中的构词方式便于对词意的猜测,所以学生能够说出这个词的近义词“得意”;然后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对词意作出进一步的修正;最后教师再把准确的意思告诉学生,并且肯定学生对词意的猜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帮助其获得阅读成功感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进行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对阅读内容的见解写出来。这样的探究性阅读和评判式阅读更能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成功感。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石灰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场景和石灰生产过程中的场景,然后在将其所描写的意境与人生道理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将阅读感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进行探究性阅讀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同一篇文章进行评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知识积累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入手,要求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勤于思考,不断向自己提问题,以便监控自己是否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比如《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的性格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如鲁智深和李逵二人都是性格直爽的人,但是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又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比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基金项目:2018年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项目《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JYKT18486

参考文献:

[1]郜尚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教育革新,2018(03).

[2]孙竹芬,李娇.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S2).

猜你喜欢

主动性阅读能力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