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

2018-01-14李晨曦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引导作用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

李晨曦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里将其称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本文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以此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五重境界;引导作用;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B0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39-01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里将其称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此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借鉴名家授课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第一重境界,是指教师在借鉴名家讲课,未能彻底消化其精华,模仿其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由于新晋教师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足,未能完全吃透课程教学理论,未能具备独自设计课堂内容的能力。新晋教师为了快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借鉴名家教授的经验,却未能彻底消化吸收,故而其课堂教学处于第一境界。然而只借鉴名家的教授经验,具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却不可忽视其生搬硬套的弊端。

二、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第二重境界,是指教师已经意识到只借鉴名家授课模式的弊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希望结合自己的教学体悟,构建自己的授课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过程中的蜕变。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已经较为熟悉教材,他们对教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体系,进一步结合自身经验编写教案。然而,这一阶段的教师理解教材未能深入,未能涉及语文教授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故而,此时教授重点较为琐碎、偏颇。

例如:在《观潮》一文的教案设计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我发现课文中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例如:‘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些语句描绘了怎样的潮水景象呢?不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壮丽景观。”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偏离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而忽视了语文的功用,即语文是开拓学生眼界,积累词句,培养阅读习惯以及能力的一个有效工具。

三、重视语文的功用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第三重境界,是指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的功用,并非仅仅局限在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这一范围内,而是积极发挥语文的功用,重视语文的实用性。故而在此阶段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字词读写、句子分析、篇章的章法的能力。教师更注重语文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阅读学习奠定基础,但单方面地注重语文的功用,必然产生一定的弊端。例如:在《詹天佑》一文的教案设计中,教师注重带领学生学习人物的描写,设计问题,引出学习重点:“《詹天佑》一文主要简述了詹天佑的事迹,文章是如何写人的呢?文章在写人物事迹时,是否有详有略呢?作者又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详略的呢?同学们可以联系已经學习过的写人的文章,看看同样是写人,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詹天佑》一文固然塑造了一个爱国伟人的形象,然而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一味地注重写人文章特点的分析,而忽视了文章传递的感情,将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极致,却忽视了语文传递思想感情的作用。正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局限在写作方法、技巧地学习,而忽视了语言、词汇的积累,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故而仅仅重视语文的功用是有失偏颇的。

四、语文陶冶情操的作用以及工具性皆备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四重境界,是指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了许多名家的教学经验,兼顾语文陶冶情操以及功用,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的教学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师,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念以及教学特色,教师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及方法技巧的同时,发挥语文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为语文学习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生活指明方向。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理解文章的结构,并且体悟作者笔下“花生”的独特品质,将花生与人的一生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人精深品质的思考。以此将语文的功用与其陶冶人心的作用相结合,完善小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以及生活奠定基础。

然而,此种境界的教学以其引导性太强,而失去了教学最本质、自然的东西,故而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病。

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五重境界,是对教师为主体课堂的一种改革,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引导性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因教师引导过多而将学生至于被动状态的现象。例如:《桂林山水》一文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字词,并且引导学生以教师的角色讲授字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交换意见,拓展思维,以此开拓眼界。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避免了学生盲目学习而效率低下的现象。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师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完善自身教学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其往往交织而可能产生各种弊病以及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诸主张看语文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猜你喜欢

引导作用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广播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剖析
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