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2018-01-14林嘉影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林嘉影

摘 要 学生在科学课中出现的学习障碍,如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汇报自己想法时,在语言表达上有缺陷,不能清楚、有条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易产生误解;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达不到预期学习目标,在活动中教师无法洞察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

关键词 思维导图;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36-01

一、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促进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科学教学有其共通之处,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结构,理解其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记忆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际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它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学习的内容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能有效改变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结构,理解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

二、思维导图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不仅吸收了脑科学的最新理论,同时又得到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支持。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为科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产生了新的活力。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课上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最主要的是学生不仅掌握了良好的思维方法,而且科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许多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充分暴露了他们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而这一障碍体现了学生头脑中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新时代的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信息,有必要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或课堂小结,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把握,而且在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层次,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多种多样植物》时,我是先让学生课前收集植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分类,最后围绕这个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加深对各种多样的植物的特点和类别的认识。下面就是我班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多种多样植物》思维导图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概念进行地理推理的能力。科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包括有数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是科学课程的要求。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构建知识网络,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提高了复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中的颜色、线条、图像、关键词与连线,使我们的左右脑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全脑”思维,使大脑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思维导图放射性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使人脑中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系统化,从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开启大脑创造的无限潜能。

1.理清思路,展现思维的流暢性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既加深了记忆,增强了理解的深刻性,同时使思维更具组织性、条理性和流畅性。

2.注重交流,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实践证明,制作思维导图时,经常和周围同学进行多方面交流的学生,其思维变通性较强,反之,和同学们交流相对较少的则相对较弱。

3.通过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构建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有突发奇想。这样,为学生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发展了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的创造真是无穷大,任何创新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始于灵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维。思维导图训练就是通过思维训练,启迪学生的智慧。针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其头脑中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在科学课中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改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及改善人的行为表现。同时它也记录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薄弱环节,所以,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思维工具,让孩子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