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美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2018-01-14许建光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许建光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看上去单调、枯燥,事实上有很多美的内涵。要精心培养小学生爱学习数学的习惯,注重数学的美,以美启发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18-01

虽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性,看似内容比较枯燥单调,但是也有着美的内涵。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爱数学,发现数学的美丽的能力,用美启发小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一、数学的简单美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美,在本质上就是简单。”简单是一种美,数学也具有简单性,因此也有它独特的魅力。数学的简单并不是学习内容简单,而是数学的表达形式简洁简单。比如数学符号、定义、定理非常简洁。在小学数学当中,“+”就表示数字相加,“2×3”可以代表“3+3”或“2+2+2”等等。数学符号简单,却能表达复杂的数字关系,体现数学的运算美。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用简洁美的思维方式,寻找数学问题的基本的矛盾,找出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复雜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时,教师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两位数的加法或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简化分析,找出简单的解决方法。例如4.7+3.4,先让学生用简单的两位数相加方法得出81,再让小数点对其得出8.1。如果是小数点后面的个数不同,那么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根据两位数与三位数相加原则,运算得出结果。比如4.75+3.5,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再用多位数相加的运算原则进行计算,得出8.25。

在小学数学图形的学习中也可以利用简单美来进行计算。比如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时,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运算法则,可以对它们进行简化分析。把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展开,发现是由多个长方形组成的,对表面积的计算就是几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也是如此。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进行计算,就会简单,这就是数学的简单美。

二、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在数学学习中比较常见,在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很多,对称是大自然万物存在的一种和谐状态。在小学数学中,很多几何图形都是对称的,有的轴对称,有的中心对称。,而在代数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形式和公式。发掘学生对数学对称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会注重利用数学中的对称美,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提高解题的能力。除了利用图形的对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对称美提出问题,创新解题思路,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跳出题海学习方法,进行主动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整数的各位数字左右对称,我们就称这个数是对称数,例如:23432、123321等,都是对称数。

可以利用数字的对称关系,进行运算,简化计算,快速得出结果。例如:可以利用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这种对称的规律,快速得出: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在小学数学运算中,可以利用数字的对称美,进行解题运算,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还提高了运算的正确率。

三、数学的新奇美

新奇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学习和研究当中经常会成为科学发现的起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符号本身就很有新奇性。例如圆周率π,与圆有关系,小数表现形式是π=3.14159265358979323846……,小数部分虽然是无序的,但可以用有理数表示:π=4(1-13+15-17+19-111+……),圆的面积可以用πr2表示。用一种无限表现一种有限,是数学美的一个象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和发现数学中的新奇美,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锻炼他们的想象力,进行逻辑分析和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促进学习的进步。

很多几何图形也具有新奇美。比如圆柱、扇形、圆锥形,它们与一般的图形不同,有着不规则的特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新奇美,找出不同,然后针对不同的特点,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学习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图形的新奇性,将圆柱切开为圆和柱体两个部分,对体积进行运算,圆的表面积乘以柱高就可以得出圆柱的体积,即V=πr2h,圆柱体的体积的计算可以化为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进行计算。而圆锥的体积有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进行计算,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就可以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很多奇异的部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起点,对于以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发现数学之美,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数学之美,让数学美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步的动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进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卫兵.让数学课堂绽放简约之美[J].江苏教育,2011(Z1).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