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8-01-14邓舒文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形象化思维方式主动性

邓舒文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有意识地给教学注入一些兴奋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兴趣;主动性;思维方式;形象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16-01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在7-12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会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当然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二)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時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

(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老师们都知道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非常强大,我们可以把一些课堂需要图片、声音、视频直接从背景库里拖出,为学生设置一个生活化、具体化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很有兴趣地在情境中学习及思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方法是特别有效。

2.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中低年级的学生都会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电子白板的介入,就会使抽象的问题变的形象性直观。如:学生在学习比较角的大小时,直接进行比较学生不易理解,可利用白板功能,进行拖动、重叠、拉伸,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这样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

3.构建动态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在以往的教学中,所谓的互动仅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或上黑板做做练习。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状态,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可白板具有直接操作的触摸屏,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直接就可以进行一些具体操作,如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动态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有利于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很快地接受新的事物或是知识,他们的思维一定要保持活跃。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生活中的事物引发儿童思考,就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的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和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厘米、毫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厘米有多长吗?我们自己哪些身体部位是一厘米长呢?让我们试试量一下自己的身体部位吧,”此时,学生们一定兴趣十足,忙着在自己身上比划。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量一量自己中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们此时就会恍然大悟。这样通过动手量一量的过程接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心理情感,不断变化练习模式,注重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能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动手操作的方式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形象化思维方式主动性
学诗2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