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比教学

2018-01-14黎雪芬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黎雪芬

摘 要 对比教学法表现在语文课程中,就是把可对比的对象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性,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实现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还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很适合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以《普罗米修斯》为例,通过语句内容的对比、增删词语形成对比、改变标点符号形成对比、不同人物态度的对比、同中求异等方法去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比教学。

关键词 阅读教学;对比教学;增删词语;改变标点;同中求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09-01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阅读”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主体意识过强。因此让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很被动,无法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语文课堂,应始终坚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现代教学理念。对比教学,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从这种形而上的专制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将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真正运用到阅读活动中。著名教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比阅读也就成了人们通过语文的平台认识、了解世界的绝佳窗口。下面,我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比教学。

一、语句的内容对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对比教学法表现在语文课程中,就是把可对比的对象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性,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比教学中,可对比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是一个专题,一篇文章,几个段落,几句话,甚至几个标点符号,只要是有可对比的因素存在,就可以尝试使用对比教学法。《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很典型的“对比教学”范文。我将此课的重难点定为“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用了对比教学法,这个目标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轻松完成,并且学生充满兴趣。我让学生对比人类无火和有火的生活时,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然后指导朗读想象。这些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从而不着痕迹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通过增删词语形成对比,体会人物心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和增删某些词语后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学生找出人类没火的句子“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我随即通过删词让学生对比原句與“在黑暗中度过长夜”,让学生感受到无火时人类的悲惨生活、痛苦的心情,以及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时内心的不忍。

三、通过标点的对比,理解句子的主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将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更不能忽视。《普罗米修斯》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这句话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这里的省略号能改为句号吗?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比句子中最后的省略号和老师拟修改成的句号,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想表达的是火的用途很多,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

四、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态度,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质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普罗米修斯》一文中,人物角色较多,对于普罗米修斯取火一事,众神有不同的态度。我先让学生对比宙斯和火神对取火一事的态度,让学生感悟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再让学生对比火神和普罗米修斯两位正义之神对取火一事的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对于取火一事的坚定,即使受严惩也绝不归还火种。普罗米修斯如此勇敢,难怪火神如此敬佩他。

五、同中求异,对比把握文章的重点

对文章进行“同中求异”的比较品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从文中描述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中把握文章的重点。在学习《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让学生比较普罗米修斯所受的两处“痛苦”,找出这两处痛苦的相同和不同,特别品味不同之处,通过“同中求异”,让学生自主体会: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第一处痛苦是自然环境造成的,第二处痛苦是在第一处痛苦的基础上加上人为的残害。然而,普罗米修斯却一直没有屈服,从而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重点:普罗米修斯不屈服的献身精神真让人敬佩,最后理解“邪不能胜正”的主题。

综上所述,对比阅读通过相关内容的不断对比和不断鉴赏,逐渐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把握阅读内容的主旨。它不仅能实现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还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很适合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兰菊.小学语文各阶段如何运用比较阅读[J].中国教师,2015(S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