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合唱团中的运用

2018-01-14刘思延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

刘思延

摘 要 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童声合唱这种集体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成为近年来各学校发展的重点课外教学项目。笔者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若引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相关理念,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革新当下的训练方法使其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育;童声合唱;奥尔夫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02-01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原本性教育,它倡导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之上,这一原则符合音乐教育的要求,将其引入音乐课程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動性,使他们可以在快乐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更加有利于音乐课程的推广。通过在平时教学和观察发现,在实际合唱教学过程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使用还不够广泛。歌唱教学方面较为单一,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忽视对音乐情感的激发,以及学生自己参与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实际教学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未实际运用到音乐课中。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校合唱团中的运用

在校合唱团的排练中,以音乐课的形式教授合唱歌曲,加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授的学生由三至六年级组成,年龄跨度从7岁到12岁。

(一)从学生姓名开始节奏朗诵教学。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有“节奏基石”这个词,非常形象地把原本性音乐教育特征表现出来。所谓“节奏基石”,指由语言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在黑板上以简谱形式写出三种节奏型,对应不同字数的名字:

学生们的名字字数不同,找一个基准拍让孩子们对应自己的名字体验不同拍子的读法与节奏,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手掌均匀打拍子,根据字数对应节奏报出自己的姓名,能很形象的学习简谱、分辨不同的节拍长短。然后以黑板上三组节奏型为例,把学生分为三组,每一种节奏型对应组别反复练习数遍,直到每组朗诵基本整齐、速度均匀,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对比,使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每一种节奏型。

(二)节奏诵读加入歌曲学习中。

在掌握姓名节奏诵读之后,进入歌曲的学习。手掌均匀打拍子,歌曲为2/4拍,拍2下为一个小节,以第一拍手掌拍重来区分每一个小节,根据基本拍有节奏的诵读歌词。学生熟练掌握拍掌打节奏后,可以替换为身体的任何部位来进行节奏的拍击。同时,合唱教学中不同声部可拍击不同身体部位,激发学生兴趣。由于教授歌曲特殊,合唱歌曲出现两个或两个声部以上,运用同样的方法先分开单独训练,然后合在一起练习,体会合在一起时两声部不同的部分。

(三)音准训练加入手势。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学生来说,在没有伴奏时各声部控制音准是比较困难的。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过程中,音准练习加入手势动作。手势动作具体表现为:掌心向下,手掌与地面平行;自脚部至头部对应的音高由低至高,类比于音阶的形式;事先根据所唱歌曲音调的高低固定手势的位置,以手势的位置来确定相应的音高,并与歌唱结合,帮助学生练习音准。合唱教学中,不同声部的孩子用不同的手势形成阶梯状,让孩子体会不同音符体现出和谐的声音效果。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兴趣,在短期实习中,进度快、成效明显,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配合融洽。

(四)课间活动即兴创造练习节奏。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方式。是人交流、表现、宣泄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是对设备要求最少、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走与声势结合的练习,实际是一个人身上的多声部练习,对训练一脑多用、身体的协调能力非常有效果。走与声势都是人最自然的动作,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不需要动作技巧的训练,在练习歌曲累时以游戏的形式即可进入节奏教学,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让学生即兴去表现,包括行走线路、声势的部位、节奏型等,特别是教师在中间用鼓声或进行曲速度的音乐由学生自己带领走与做声势,教师不时调换领头人,并要求学生尽量创造其他学生没做过的形式来带领大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必要时做引导,培养学生即兴创造能力,同时有效地练习节奏。在学生掌握之后,按合唱声部分为小组进行训练,每个声部创编出不一样的声势。合唱的前提是合作,队员之间的合作即建立音色的中间值,如何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三、总结

将奥尔夫教育法应用在合唱训练中的意义在于,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各个细节都渗透了动作的精髓,从手到脚都存在着律动性。而正是这种律动在合唱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合唱而言,节奏与声势动作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把握这个重点有助于在合唱训练中掌握学习重点,提高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合唱的发展而言,大有裨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音乐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帮助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教师不可能成为解决学生所有问题的专家,应从单纯地传授者转变为民主的合作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尤其在现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一个教化者转化为学习者,和学生共同探索、研究,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舞蹈学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