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2018-01-14张海云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张海云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颖高效的教学模式纷纷蕴育而生,打破了传统教育过程中落后的教学模式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大大改善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促进了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意义展开讨论,提出对如何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思考,针对“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85-01

小学数学是一门终身受用的基础学科,在多元化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发展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助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散思维以及逻辑推理,成为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我国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题库训练”的教学方式,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倾向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展开高效的教学活动。既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又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数学的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促进了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现状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施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人数学学习的起点,关系到今后的数学运用以及数学思维发展,在今天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目标以数学兴趣培养为目标,注重小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培养,从而推进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当前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以科学、合理、灵活的形式呈现在全国小朋友面前,但是在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被尽善尽美的“教”出来,当前我国各级教师一直以来秉承成绩是第一学习要素,着重培养学生的實际学习能力和逻辑推理,忽略学生情感培育、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灵活运用,造成许多高分低能的呆板式小学生的出现,这种状况影响今后数学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二)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性差

从传统课堂教学出发,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非常强调教师的讲授,教学的活动场地只是在三尺讲台上,主要是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根据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按部就班教学,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的互动效果相对较差,甚至会出现教学信息滞后现象。实质上,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仅仅是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被动式接受,不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同时也不具备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最终造成整体教学素质水平下降。

(三)教学形式千篇一律,过于僵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已经全面普及,各种多媒体课件配备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也进入多媒体固化状态,多媒体教学旨在通过形象生动的图文视频,传授学生精彩的教学知识,当前各级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把书本上的文字换成大屏幕来看,其教学形式没有创新突破,学生所学东西依然被动接受视觉传递的信息,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从本质上看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依然是死板是教学,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开发培养,目前全国上下几千所小学,绝大部分学校在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影响新课标的实施和探索。

三、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反思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所学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信息等,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一个好问题情境应是有思考价值的,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有意义建构。小学生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通过操作教具提出教学问题,或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教学问题,则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二)尊重小学生主观性,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数学中表现的淋淋尽致,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尊重小学生个体情感和意愿,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算的能力,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数学实践练习中提高自己,同时还要注重差异性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小学生进行个性指导或者知识的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强调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的应用,摆脱传统题海战术的思想束缚,不能一昧的追求对于知识的理论掌握情况和分数的高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数学知识,既达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又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旗杆、课本、铅笔、课桌等用形象生动的事物加深学生对于长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以科学教学目标为指导,尊重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培养小学生发散式和开放式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有利于中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