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策略之自主学习

2018-01-14杨琴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山区自主学习数学

杨琴

摘 要 在农村小学,留守、单亲、贫穷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他们在课中总是充当旁观者,没有真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且课后不自主复习旧知,预习新知,学习能力极待提高。本文试从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问题引导,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激励评价,让学生持续自主学习四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或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接近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关键词 山区;自主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TU475+.4,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75-01

《数学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由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它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但在山区小学,由于留守、单亲、长期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模式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他们在课中总是充当旁观者,没有真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且课后不自主复习旧知,预习新知,学习能力极待提高。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让山区的孩子也爱上数学,能自主学习呢?

一、从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要素。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发展潜能的前提,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心理研究发现,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有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创设情景,激活学生“内存”使他们始终处于“愤悱”之态,才能调到学生全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之把学习当成自身的真正需要,从而自主学习。如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很陌生,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个新知识产生主动性呢?低年级的学生对实物比较感兴趣,我先拿了4个苹果,问: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个),接着出示2个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1个)最后出生一块巧克力,再问: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呢?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得出半块,半块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于是学生产生了极强的求知欲,对学习分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自主学习。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良好的参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参与方法。而学习方法又是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使学在学习参与中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会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不是单一的告诉学生公式,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呢?我们可以折、剪、拼、移,老师提供学习工具,学生去尝试,通过这些方法的引导,学生最后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面积中,学生有了转化这个思想,由于有法可依,他们自己就能动手拼、剪图形,并推导出新图形的计算公式,用学生的话说:“这个转化简直是学习数学的万能方法了。”听,孩子的心声,觉得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什么题都难不倒了!学生也因此更加喜欢数学,愿意自主探究。

三、问题引导,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明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的、开放性的、探究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才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我提了一个问题:“这样的乘法与昨天的有什么不同?”“中间有0”所有学生都能发现,“你从计算中发现了什么?”这时有很多孩子就沉默了,于是我指着板书问(408*36 408*6=2448)这个48是——学生立刻被点醒了,6*8=48,继续追问:为什么直接写的48呢?“因为十位上的0*6等于0,0+4等于4,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写48”,学生在老师的不断追问下,把中间有零的乘法弄明白了,计算速度也加快了。老师的问题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发现计算中的奥秘,学生自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激励评价,让学生持续自主学习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他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大都不甚在意,却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尤为关心。他们喜欢把老师对自己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等同于品尝成功,骄傲地牢牢记在心里,并再接再厉要求做到最好。因此,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努力探索一种重过程、兼顾结果的多元化、激励性、民主、开放、动态的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的工具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思想觉悟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例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检查的习惯,我每天都会给主动给家长联系,了解學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再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作业好的学生发奖票。当奖票满10张后,他们就可以自己到我这儿换一个小星星贴在评比栏上,每月再根据星星的获得情况进行一次“自学小能手”的评比。然后给表现突出的孩子发展小奖状。这样,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长久下去,学生就能坚持在进行自主学习了。

总之,只有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乐学、会学,主动学,才能在数学课中或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接近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山村数学课堂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猜你喜欢

山区自主学习数学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