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利主义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途径探索

2018-01-14王丽丽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价值观

王丽丽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郑州 450044;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01)

作为近代政治思想核心之一的功利主义对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功利主义思潮也给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青年对功利主义的社会思潮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对其认可度和接受度也逐渐增加。但是,功利主义在为青年人带来注重实绩功效、敢于竞争、乐观积极进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

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他们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功利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辩证看待功利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全面分析其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多角度探索方法措施,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一、功利主义对当代青年价值观产生的双重效应

任何一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总能催生新的价值观念产生。西方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导向,从传入伊始就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功利主义对青年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双重影响。既形成了乐观、积极竞争、注重效果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等消极的价值观念[1]。

(一)功利主义对当代青年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功利主义的一些正确思想,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生活实践中的价值,都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肯定的。功利主义社会思潮逐步渗透到青年的思想观念中,在一定程度上也积极带动和影响到了其诸多方面的行为与选择。具体表现为:

1.价值取向的个体地位的显著增强

计划经济时期,主流舆论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至上,不重视个人利益。青年人将个人的利益看得很轻,并且对自我存在、个人利益持否定态度。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大青年深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个性被较大程度地释放,强烈的自我存在意识被唤醒,积极的竞争意识被激发[2]。他们转向社会利益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生存和发展模式,摒弃保守、等待、退缩和依赖等消极思想,转而树立积极拼搏、永争上游、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竞争理念。青年价值取向逐渐向个体化发展,其主体地位明显增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开始向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变。

2.价值取向的务实性现实化目标愈发明显

当今青年的价值取向目标逐渐向现实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务实性。改革开放以来,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注重实效”“注重利益”“贴近现实”,反对“形式主义”“脱离实际”以及“劳而无功”等思想,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这些对青年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能有效地刺激青年的进取心[3]。同时,以实际效果作为考核标准,这也对我们青年的一些落后的传统劣根性、内心的惰性、消极颓废和懦弱、依赖家人的惯性等形成了挑战,直击其要害和病处,从社会层面上迫使其“穷则思变”,形成具有十分强烈的关注实际生活和实际效果的现实品格,而这也是促进青年全面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功利主义对当代青年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

功利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逐渐浸染,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由于青年自身成长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很多时候还不具备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强大的抵抗力来应对功利主义各种形式的负面影响,因而会受到功利主义的一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价值观逐渐淡漠

新时期青年受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都拥有坚定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但是受功利主义影响,部分青年的政治价值观更多地建立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其政治价值观被赋予了浓厚的实用色彩。

部分青年入党动机实用化、功利化,他们将入党看作自己今后求职发展的政治资本,把入党当成跳板,而并非是真正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党的纲领和章程。这种观念导致部分青年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制定缺乏参与热情,而更多关注自身利益。再比如部分青年看待政治问题过激化和片面化。他们常从功利视角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功利主义的标准来评价一切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这就导致部分青年不能采取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对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和因素往往采取偏激和片面的态度来对待,甚至冷漠旁观,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存在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态势等问题没有一个客观的正确认识[4]。

2.道德价值观存在困惑

伴随着功利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被部分青年人所接纳并且世俗化,在自身价值的选择、评判外在事物价值的标准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等方面都采用功利化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的价值目标选择出现了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绝大部分青年在确定价值目标时,出现了由侧重理想向侧重现实转变,由追求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向追求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转变,并在具体践行过程中由侧重奉献向侧重享受转变。他们更侧重“物质快乐”的选择,崇尚“金钱至上”[5]。在社会理想方面,受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年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他们往往将社会地位的高低和金钱的多少当作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人际交往方面,部分青年崇尚所谓“快餐式恋爱”“8分钟交友”,目的性极强,追求速成的“关系”和“友谊”,崇尚“短、平、快”的恋爱享受,这种交往观念往往不可靠,甚至有庸俗、低俗化趋势[6]。

3.职业价值观不断扭曲

职业选择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观念的深刻影响,当代青年出现了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在择业过程中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7]。

笔者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态度进行过调查,在工作态度上,鉴于当今激烈竞争的求职环境,大部分青年人能够做到吃苦耐劳,但这一表现的动机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成绩,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行业选择上,近八成毕业生在择业时都秉持“工资报酬最大化”“个人发展最大化”,大部分人只考虑工资的高低和工作的体面,“看中高工资、好待遇”,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未来获取更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和岗位,只有极少数人是多为社会做贡献而读书和就业。有的青年以“个人发展”为由,不愿意去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做普通的工作,这也是青年逃避社会责任、贪图享乐的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体现。

4.学习价值观出现错位

学习价值观指对学习的看法,是从事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问题。《论语》中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能够准确地说明当下存在的问题:在学习目的和动机上,为了一己的出人头地、赚取大量的物质财富、获得更多的荣耀、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等成为大部分青年学习的主要动因。在学习内容上,大部分青年都比较热衷于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直接利益和较高存在感的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而那些偏重于人们情操陶冶的,能够修身养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部分人文学科在当代青年那里则遭到冷落和无视。另外,在学习态度上,青年的功利主义思想更是严重,最明显的是大学生对待公共课、通识课的态度,都只是临时抱佛脚,根本无视青年自身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过的知识在其发挥过价值以后,便不再问津。

二、功利主义对青年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强

在功利主义进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被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训练,忽视学生的道德信仰、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劳务输出工厂”。一些教师的功利主义习气也经由课堂转嫁到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当中。加之当代教育“只重学位文凭,忽视道德水平”的教育功利主义特点,使得青年往往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忽视道德素质的提升,而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培养完整意义上人格的人”的根本宗旨[8]。当学生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原来的追求高分在社会上就表现为争强好胜,积极方面是值得赞扬的,但是消极方面就是某种程度的功利主义行为,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陷入职场竞争的陷阱,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的心理问题。

(二)市场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所提倡的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为功利主义走向偏激与庸俗提供了土壤。尤其是市场经济所推行的利益最大化和等价交换原则,使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被充分肯定后,人的自然本性便毫无遗漏的被表现出来。在青年这一群体中,他们会将上述市场经济的思想扩大到生活的领域,继而滋生了大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别是个人主义思想。此外,大众传媒的过度渲染也是青年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重要因素。QQ、微博、论坛、微信等传媒工具,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和随意性,加之参与群体在其中所具备的的广泛性、发言权利的平等性等特点,使得对功利主义的传播出现乱下定义、乱扣帽子的现象,不能够全面和系统地评价,最终影响功利主义积极影响的体现和发挥。再者,多元文化的错误示范也使青年人出现了严重的理想信念缺失、思想信仰迷茫等问题。伴随市场经济而滋生的对物欲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使得社会大众文化过早的出现了商业化、市场化等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校园文化也因过度模仿社会大众文化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具有些许功利化的色彩。与此同时,在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广泛传播的大势下,青年学生的心理逐渐浮躁,“读得好不如嫁得好”“读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等论调也逐渐得到青年们内心深处的接受和认同。总之,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因此形成的社会氛围都使得当代青年在价值和行为选择上走向功利化。

(三)家庭教育的引导偏颇

当代青年所生活的家庭结构以“4-2-1”型为主,多数是独生子女,作为一个承载高家庭期望值的群体。对于这样高期望的群体,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压力源主要来自家长或者家族。很多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处事哲学”强行灌输给子女,用自己片面的功利主义来引导和影响他们,这也是当今青年日趋功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父母运用物质激励手段,通过奖励孩子所喜欢的物品来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更有甚者,家长鼓励子女给老师送礼,让子女与家里有钱的同学走的亲近些。这就是家长片面功利主义的体现,这些都造成了青年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价值观偏颇,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成长,从长远来看,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四)青年的身心发展不成熟

当代青年基本是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自学生时代就一直处于封闭的校园环境中,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当代青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无力招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推进以及多元文化浪潮的袭卷,当代青年受其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其个性往往比较张扬,人格也相对独立,他们提倡自我价值、自我发展、自我能力的提高等,主体意识明显增强[9]。受青年自身身心发展的现状及社会阅历的影响,使得青年在是非的辨别、美丑的认同,价值观的树立上难免是非混淆,以及多数青年在自律自制方面的能力比较差,缺乏对自我的有效控制。同时,由于社会经验的缺少,社会阅历的缺乏,这都容易导致部分青年的主体意识过度膨胀,国家、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或缺失。

三、正向引导功利主义对青年影响的路径探索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外在表现和精神实质是理想信念的淡漠、道德信仰的迷失与言行选择的迷茫。如何正向引导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着手去解决。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淡化社会功利主义氛围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社会倡导包容性,尊重差异和多元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容纳和借鉴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其他社会思潮。对于功利主义思潮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面应吸收,对于其中产生偏离异化的消极因素予以剔除和批判,使功利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其正面功能。

树立马克思主义功利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功利观去改造和影响西方功利主义,肯定注重实效的功利主义社会思潮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对其他非主流社会思潮进行方向引导和内容规范时,充分考虑广大青年的社会心理和政治诉求,进行多样社会思潮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并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功利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所引领的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也能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出现相关问题时,能及时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使个人信用状况真正成为人们的“第二身份证”,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10]。

3.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价值观,宣传社会上那些积极向上、引领文明风尚的新闻和典型人物,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给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正向的、积极的榜样示范,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净化网络、舆论空间,避免大众传媒的错误导向,对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加强管理、审查,防止其传播负能量和虚假信息。大众传媒在报道相关事件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实事求是,恪守媒体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发挥其对社会,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积极导向作用,为成长中的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4.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

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举行青年大学生招聘会、开设就业招聘网站等,为青年学生入职提供多种门路。还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就业保障方面,要及时整顿就业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设良好的劳动保障环境,积极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使当代青年的职业理想落地生根。企业和用人单位要健全青年学生评价体系,对青年学生应做到入职后公平对待,工作中科学评价。逐步提高就业青年工作待遇,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为青年增添更多踏实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途径。激发其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内在动力,进而逐步淡化影响其的过分功利化气息。

(二)学校层面:减弱校园功利主义氛围

在逐步的市场化过程中,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在青年心中逐渐销匿,一如各种“救人反被诬”等事件的频繁发生也使得人们印象中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等传统美德逐渐被排斥和淡忘。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的缺失正是其价值取向功利化的深层原因。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切实的改变和调整。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一是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教育者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敢于推陈出新。一方面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道德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功利观进行理性借鉴和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树立以“效益为活动基点,以法律为行为准绳,以集体幸福感为最终价值诉求”的马克思主义功利观。二是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采用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采用自主讨论学习、探讨经典案例、榜样教学等方式,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以便其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三是完善思想政治课程考核。建立合理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完全彻底地推行素质教育体制,改变应试教育下“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德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给德育归“位”,避免出现青年重智轻德的“跛足发展”,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11]。

2.提高教育工作者思想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的要求,要求人民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终身学习理念和改革创新意识。按照这个要求,学校要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教师职业重要性和神圣性的宣传,促进教师端正职业价值观。重视职业道德考评,建立合理高效的奖惩和监督机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偏见。教师自身要乐于思考、不断学习,增强自我身份认同感,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切实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3.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

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实践,使其通过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不断融入社会、认知社会,在社会中感知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要教育青年正确分辨功利主义的双重影响。引导其正视其积极影响,提高积极主动性,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效益观念;摒弃其消极影响,正确处理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关系,避免陷入“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误区。在社会实践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功利主义,克服功利化的思维模式,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12]。

4.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情趣和情感沟通、榜样的力量等思想行为,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起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校园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打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等。开展健康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校园活动的文化认知和品味,形成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和健康的价值导向。创造富有文化底蕴的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多功能的文化设施,深入调查青少年的喜好需求,要尤其凸显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从多方面引领青年的价值体系建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

(三)家庭层面: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

家庭是青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青年的启蒙老师,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人。家庭教育中功利主义的成分对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功利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家长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注重自己的言行示范作用,在为人处世和社会交往中,要淡化物质利益色彩,自觉抵制功利主义消极的影响,面临某些价值选择的时候,要兼顾个人利益与他人、国家利益的统一,多带孩子参与公益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潜移默化地孩子。加强与青年沟通。青年在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上极易出现“选择两难”的选择冲突,小到生活中的朋友交往、考试的成绩如何,大到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烦恼以及择偶选择等,这都需要家长通过平时聊天,或者现在多种网络等社交媒介的方式给予关注,并进行积极倾听和耐心引导,给出中肯的建议。树立正确成才观。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健康品格的养成和完整人格的引领,注重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避免孩子因为肩负家长的高期望而在沉重学习压力下产生功利主义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向他们灌输上学的目的先是“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会知识”。

(四)个人层面: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

青年群体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在主观世界同客观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促进青年形成正确的功利思想首先要从主体自我改造的实践上着手。

提升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掌握科学和文史知识,提高知识和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全面武装自己的思想阵地。通过阅读名著、与周围的同辈群体进行互评以及自身的阶段反省等高效、可行的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进行修正和提升。汲取功利主义原理的养分。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青年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敢于正视功利化的目标,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工作中主动争取,切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但同时要摒弃传统思想中对“金钱财富”的错误定位。树立适度的金钱观,坚持将幸福最大化原理作为人生的追求。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生活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做社会调查研究、去街道或社区做义工、参加志愿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主动融入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奉献精神、培养道德情操。合理合法追求物质利益。要合理、合法,坚持适度原则、坚持以正当手段去追求,做到“不以其道得之,吾不处也”。不可一味地坚持“金钱至上”,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要学会共享和共赢。在面对一切挑战和机遇时,要理性地面对,在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1]舒远招,朱俊林.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2]约翰·穆勒.功利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4]鲁沽.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5]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强以华.西方伦理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7]魏悦.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8]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陆玲玲.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0(4).

[10]梁妞华,代丽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倾向及其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1]章洁,王开永.警惕高校素质教育陷入功利主义[J].人民论坛,2013(2).

[12]张清华,张希梅.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笔绘幸福园里的价值观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自由·幸福·教育: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三要素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汤姆鞋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