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刺抽液及囊内注射贝复剂治疗髌前滑囊炎的疗效观察

2018-01-14吴继恒周富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滑囊生长因子切口

吴继恒 周富根

髌前滑囊炎为临床常见的良性病变,多由于跪伤及髌前撞击或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多是急性滑囊炎处理不当所致,也有部分患者无急性外伤史,因慢性损伤形成[1]。2013年6月至2016年11月作者对17例患者采用抽净囊液,腔内注射贝复剂(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术后加压包扎等方法治疗髌前滑囊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29.9岁。其中13例有明确外伤史,2例经常跪地摩擦形成,2例无明显诱因及外伤史。滑囊病变积液20~80ml左右,穿刺前均拍摄常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未见明显骨折及骨质异常、骨质吸收破坏征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确认,膝前肿块为囊性结构,囊内充满液体。

1.2 治疗方法 穿刺在无麻醉下进行,患者采用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不使用止血带)后,用7号注射器,位于囊壁最低处穿刺固定针头,将囊液抽出,不拔出针头,更换新的注射器,抽取贝复剂液体8~10ml左右注入囊内,随后用无菌纱布局部按压及棉垫四周加压包扎,3~5d后自行拆除敷料,复诊,继续抽净滑囊内积液,囊内注射贝复剂,再次加压包扎。

2 结果

17例患者均定期门诊随诊,随诊时间2~18个月,平均5.5个月,16例患者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膝前未扪及液性包块。16例治愈患者中有2例行穿刺抽液治疗2次,4例行穿刺抽液3次,7例行穿刺抽液4次,2例行穿刺抽液5次,1例穿刺抽液6次。1例患者抽液5次后膝前仍有较大包块,放弃保守治疗,入院麻醉下行滑囊整体切除术后治愈,随诊未复发。

3 讨论

髌前滑囊炎属于皮下滑囊炎,位置表浅,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慢性损伤是由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引起。急性损伤是因一次偶然的急性外伤后发生,滑囊积液常是血性,色淡红。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发展成慢性滑囊炎,慢性损伤也会急性发作,形成急性滑囊炎。急慢性损伤均是由于血性渗出液导致滑囊膨胀,充血,增厚等,充血的滑囊又加速炎性渗出。慢性滑囊炎治疗较为棘手,一般保守治疗基本无效,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在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放手术切除滑囊[2]。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患者恢复较慢,同时由于切口瘢痕形成,不仅影响外观,且影响功能。滑囊长期慢性炎症存在,滑囊前壁与覆盖滑囊的皮肤常发生粘连,切除前壁易损伤皮下血管、神经组织。甚至可能将皮肤剥穿,造成皮肤缺血而发生萎缩、皮肤坏死,髌骨粘连,感觉减退,膝关节活动受限等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另外,较大的切口易形成瘢痕,并伴有触痛。为减少术后髌前软组织的损害,有研究者提出术中只切除囊肿后壁,前壁不切除的手术方式,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术后复发也较高[3]。Yang R等[4]采用中药结合手术治疗髌前滑囊炎的方法,但疗程较长,见效慢,仍未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比较流行的关节镜下行髌前滑囊炎清理术,虽然比传统开放手术切口、创伤明显减小。但手术由于视野限制,不能像开放手术一样,完全切除囊壁,或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等离子电刀或刨削刀穿破或灼伤皮肤及外层囊壁,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大[5],导致局部皮肤麻木,皮肤局部凹陷或皮肤坏死,易诱发感染及膝前疼痛。

有研究表明,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及修复受各种生长因子调控,贝复剂即是其中重要的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之一,其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促进修复作用,能广泛诱导小血管新生形成的活性,促进组织毛细血管的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实验表明,通过刺激黏膜各类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加速创面的愈合,从而主动促进创面修复,并通过对胶原合成起着双向调控作用,一方面不断改善修复组织的结构和强度,另一方面有效抑制因胶原的大量合成和过度沉积而产生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和病理性瘢痕形成,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贝复剂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7KD),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但含量极微,其是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于创伤修复有关的多种细胞均有促进增殖和分裂的作用,可明显刺激骨髓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具有转化细胞的能力。据国内报道,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参与使创伤愈合的时间缩短,贝复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本组患者采用多次囊内抽净液体,注射贝复剂,加压包扎,使囊内滑膜组织紧密贴合,促进毛细血管的顺利爬行,利于消灭死腔,闭合伤口。

应用穿刺抽吸及囊内注射贝复剂治疗髌前滑囊炎,避免开放手术及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治疗风险,且患者在门诊即可以接受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廉价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滑囊生长因子切口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运动后膝关节疼痛,你可能得了鹅足滑囊炎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