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养心肾法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疗效观察

2018-01-14林桂芬梅明友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平肝女贞子滋阴

林桂芬 梅明友

绝经前后诸症,症候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有的甚至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针对本病主要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虽疗效肯定,但因其存在诸多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限。作者应用中药治疗绝经前后诸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天台县中医院绝经前后诸症患者50例。年龄43~58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版)拟定:(1)45~55岁妇女,月经失调,烘热汗出为特异性症状,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痛、情志异常、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2)内分泌测定:FSH>40IU/L,2次测定间隔>1个月。排除3个月内曾服雌激素者;病程最短3个半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2年;中医辨证均为心肾阴虚证。

1.2 治疗方法 以滋养心肾法,基本方:生地、山茱萸、地骨皮、合欢皮、生白芍、百合、女贞子各10g,制首乌、杜仲、酸枣仁、穞豆衣、枸杞子各15g,淮小麦、龙齿各30g,炙甘草6g,以上为一日量,加水浸1h后煎取汁,连煎2次,分2次于食后30min温服。治疗疗程为4周,停药2个月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治愈:潮热汗出、腰膝酸软、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消除,观察2个月无复发。(2)好转:上述诸症明显减轻或诸症虽消除但2个月内又有轻度复发。(3)无效:症状虽消失(或减轻)但2个月内复发如初,或上述诸症减轻不明显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 结果

50例患者治疗4周后,治愈12例、好转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生理转折,是脏腑功能衰退,生殖机能丧失的开始。妇女在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亏损,精血不足,生殖能力降低以致消失,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生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这些生理变化,身体常出现一种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少,经脉失于温养的阴阳不平衡现象。绝经期妇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临床以心肾阴虚居多。心肾水火相济,肾精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则致心肾不交;肝肾乙癸同源,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其本虚在肾,但必累及于心、肝。心火旺、肝郁、肝旺为其标,临床治疗以滋养心肾为主,同时调理肝的功能,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方中,生地为主药,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通血脉,用于清热滋阴,补肾调经;何首乌是延年益寿中药,有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蒸制后用于血虚萎黄,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在本方中并可减轻疼痛;合欢皮安神解郁,《神农本草经》:“合欢,味甘平。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生山谷”;生白芍、百合、枸杞子、山茱萸、女贞子、杜仲滋阴补肾,其中百合功兼清心安神,生白芍功兼平肝、止汗;淮小麦、穞豆衣、地骨皮滋阴清热,其中穞豆衣功兼平肝益肾,淮小麦功兼止汗;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龙齿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宁心平肝之功,俾阴阳平衡而疾病渐愈。另有药理研究证明,补肾中药含有某些内分泌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2]。女贞子既有睾丸酮样作用,也有雌二醇样激素作用;枸杞子增强免疫力、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馈控制作用[3];百合可耐缺氧、镇静和抗过敏作用[4];合欢皮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5]。这也从药理角度佐证了本方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平肝女贞子滋阴
钩藤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女贞子的本草考证※
女贞子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菊花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女贞子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女贞子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综述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茵胆平肝胶囊致急性腹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