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雨果的女性观

2018-01-06马丽丽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女性观雨果

马丽丽

摘要:法国大文豪雨果,是中国最早翻译介绍的外国作家之一,在文学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他历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悲惨世界》,形象地揭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动乱时期最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突出了对女性的关怀与同情。本文基于对《悲惨世界》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就雨果的女性观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雨果;《悲惨世界》;女性观

在《悲惨世界》这本史诗性巨著里,雨果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他们个性鲜明,承载着多喘的命运,奠定了《悲惨世界》的文学基础。《悲惨世界》作为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形象刻画了代表不同品质的女性形象,如芳汀、柯赛特、德纳第太太等,侧面映射了雨果的女性观。目前,国内关于女性角度的《悲惨世界》解读几乎空白,并未有过多的资料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一、《悲惨世界》刻画的人物形象分析

客观来讲,雨果并非是一个有意识的大男子主义者,恰恰相反,他十分关注和同情女性的悲惨命运,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态,提出了自己带有一丝叛逆的人生哲学。透过对《悲惨世界》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中探寻雨果的女性观。具体而言,《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代表着不同的气质,诉说着雨果的女性观认知。例如,“四人帮”组合芳汀、寵姬、大丽、瑟芬,她们年轻漂亮,同样遭遇着坎坷命运,为了生存不惜出卖贞洁,象征着苦难。同时,芳汀作为主人公,寄托着雨果对女性的想象,虽然有些轻佻但依旧保持着纯真贞洁。另外,《悲惨世界》中还着重书画了母性,这在芳汀、德纳第太太等人物形象上多有体现,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她们不得不依附于男人。

二、雨果的女性观解读

(一)美丽

在《悲惨世界》里,雨果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段是对照,并藉此阐明自己的追求。雨果的女性观视角下,美丽是首要考量的标准,这在《悲惨世界》中所有正面女性人物形象中有所体现,如芳汀、柯赛德等。纵观西方传统文学,年轻漂亮的妙龄女子引起了无数骚人墨客的无限遐想,几乎贯穿于每个时代的写作中,雨果的《悲惨世界》亦是如此,甚至得到了极为隐蔽的强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观念对女性平等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过分强调和渲染美丽,使得女性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在重塑自我的道路上丧失了判断力、创造力。同时,当“美丽”成为普范的女性评价标准时,容易造成女性追求的偏离,她们整天沉迷修饰而不思进取,亦或滋生嫉妒、自怨自艾,继而忽视了内在修炼对自己地位的改变。

(二)贞洁

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贞洁”是几乎所有正面女性形象必备的品质之一,其更多地诉诸于意识而非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说教色彩。正如雨果在《莎士比亚论》中所述,“它有高度的道德感,它是一个处女。”从女性角度上讲,贞洁观念作为一种单向评价标准,是极为不公平的,它并非对男人提出约束。与此同时,雨果还十分重视母性,他的笔下之意是无论任何情况,女人都有义务成为母亲,并负有抚养孩子的义务,芳汀的人物形象刻画正是印证了这一点。从人本主义关怀的角度出发,女人作为独立个体,理应具有自由生产的权利。对于女性而言,生孩子意味着自由限制,其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需要有做母亲的自由。然而事实上,雨果对母性概念的扭曲,加之《悲惨世界》极大的号召力、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妇女解放运动。

(三)谦恭

《悲惨世界》里如芳汀、珂赛特、老女仆等人物形象都表现出了谦恭的姿态,是对男女不平等观念的集中体现。以芳汀为例,她在被托洛米埃抛弃之前可谓百依百顺,并轻易地付出了自己的身体,而在此之后就“走投无路”了,最后只能寄信乞怜。对于芳汀而言,她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无情的抛弃,谦恭的性格导致其命运多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谦恭是女性对男性惟命是从的客观表现,并非空穴来风,受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心理等因素影响逐步形成。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述到,“女子宽宏大量的一种表现,就是退让顺从”。雨果的女性观是一种理想认知,与女性主义相背离,其所传扬的女性品质附带有一定的大男子主义色彩。

三、结语

以《悲惨世界》为例,对雨果的女性观进行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维度上讲,雨果并非一个有意识、纯粹的大男子主义者,从《悲惨世界》各个形象人物刻画中可以看出,雨果对于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关怀,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希望相关学术界广泛参与此课题研究,通过对《悲惨世界》女性形象的分析与解读,进一步了解雨果的女性观,并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胡卫卫.女性主义视角下《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解读[J].电影文学,2014,(15):124-125.

[2]刘曦宇.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J].现代交际,2014,(08):71.

[3]程蔚.中国地方小戏与欧洲音乐剧中对女性解读的对比研究——以《徽州女人》和《悲惨世界》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15,32(01):131-133.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观雨果
雨果剃发
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浅析泉镜花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观与恋爱观
在场的缺席
雨果赊账交友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