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处入手践行德育

2018-01-04聂淑香

中国德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评价

高密市恒涛双语学校在“微德育”建设上作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接地气有实效。

一、关注“微体验”,

我的成长我知道

“管”是为了“不管”,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恒涛双语学校一直以来推行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品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一是自主申报小岗位。我们将班级的事务细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班级每个成员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负责人,人人都有担当。小岗位分卫生岗和管理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这既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也掌握了打扫卫生的技巧。管理岗位很多,有课代表、班干部、小督查等等,有校级的大队委,也有级部的督查员,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二个小岗位,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也从小培养起来。

二是自主参与学校管理。我们尊重孩子的想法,欣赏孩子的创意,学校的教学楼、广场、校路、园林、长廊都是由学生命名并题写的。给了学生尊重和空间,学生就会给老师们惊喜。柿子园叫“如意园”,小竹林叫“居安园”,果园叫“百果园”,广场叫“快乐广场”,校园主路叫“阳光路”,教学楼叫“日新楼”,就连楼上的大字也是学生自己题写的。学校里活跃一群“小百灵”,这是专门负责导引外来宾客参观校园并解说校园文化内涵的一个学生社团,每一批来参观的客人都会惊叹于这群孩子的落落大方和他们对校园内一草一木的那种深厚的情感。

三是自主认领校内花木。我们将校园内的各种花木植物分给级部管理,各级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认养,小主人给认养的花木制作了花木名片,并定期浇灌除草、施肥、喷药,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在校园里观察、写生、摄影。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花草树木的感情,也培养了爱校护绿的责任意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尊重生命、奉献爱心。

四是自主申报荣誉称号。学期初,我们会让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学生个人荣誉申请表”,为自己确定本学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学生申请的“荣誉称号”来自两个途径:一是由学校提供选择的称号(如:学科之星、好习惯标兵、艺术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围棋之星等),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命名的称号(如:折纸大王、篮球高手、微笑天使、坚强之星等)。学校将通过班级展示、达标汇报、集体表彰等引领和监督措施,指导每位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成功获得个人荣誉,从而引领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提升。

二、开发“微课程”,

我的课程我参与

我们关注孩子的认知,重视生活的作用,化整为零,以“微”入手,在德育“微课程”建设上作了深入的探究与实践。目前,学校成功构建了“入校课程、品格课程、诵读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研学课程、劳作课程、节日课程、毕业课程、社团课程、家校共育课程”等十大德育“微课程”体系。

每一类课程我们都是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快乐参与”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量身打造出来的。开学第一天,学校铺设红地毯,架起 “希望门”,欢迎新生的到来。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夹道欢迎下,家长领着蹦蹦跳跳的孩子穿过“希望门”,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有了家长的陪伴,特别是有了老师的热情周到和细心,孩子们在学校里有了“家”的感觉,这样的开学课程也让那些原本准备把孩子“推进”学校的家长们心中多了一份满意与欣喜。最感动的是六年级学生离校当天,我们全体教师列队陪学生走过毕业门,与每一个孩子送别,当孩子们和教师紧紧拥抱眼睛饱含泪水的那一瞬间,孩子的心灵不仅经受一次情感洗礼,也在内心深处写下了对母校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借孩子的眼睛发展学校,让孩子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每周一的升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开发了“国旗下微队课”,把升旗仪式和班级活动巧妙融合,把原本说教式的国旗下讲话变为活泼生动的班队微课。每次升旗活动由一个班级承办,护旗手、升旗手、主持人、发言人都由班级自己确定人选并组织培训,全员参与升旗仪式,一个也不能少。孩子们自己主持,自己编排节目,还和台下的同学一起互动,让人耳目一新。短短二十几分钟的微活动,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受到了多层次的教育。我们倾听学生的想法,赏识学生的创造,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学校每年有十几个校园节日,赏花节、风筝放飞节、阳光体育节、经典诵读节、艺术节、科技创新节……每一个节日都是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提起这些节日,学生们如数家珍、眉飞色舞。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赏桃花、放风筝、摘柿子、打雪仗,这些都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对孩子来说犹如丰盛无比的自助大餐,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每次活动老师都会和孩子一起设计多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供孩子们选择,如:春天到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到校园里赏花,喜欢写作的可以用笔描绘校园春光,喜欢画画的可以展示自己的丹青妙笔,喜欢摄影的可以抓拍美丽瞬间,喜欢诗词的来一场“飞花令”大PK……每个孩子都在春光中找到了自己的最爱,素养得到了提升,品格得到了升华。几乎所有的活动,每个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舞台,而且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最棒的一面。

三、实施“微表彰”,

我的荣誉我维护

在恒涛双语,每月都会举行一次颁奖典礼,为各类表现突出的孩子授奖。品格好少年、好习惯之星、书写规范之星、诵读之星、读书大王、环保之星、感恩之星、科技之星、艺术之星、勤奋之星……各种各样的奖章成为孩子们努力争取的目标。课余时间,孩子们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月你获得了几个奖章?比、学、赶、帮、超,人人争最优。这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而推出的创新评价体系——学分管理与创优争章相结合的学生评优模式。

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编写了《我在恒涛双语的日子》,作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评价手册。评价手册用于学生过程性评价,共分活动课程评价1(含开学课程、德育课程)、课程评价2(读书课程、诵读课程)、课程评价3(学科课程评价)、好习惯养成评价、小岗位目标评价、闲暇课程评价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学分计算。我们改變原有的评价和评优办法,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更加注重激励学生日常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个月都会根据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感受到自身的亮点和长处,既塑造了学生的良好品格,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落到了实处。每学期结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获得几个奖章,积累五个奖章,还可以得到校长亲笔签名赠书,孩子们如获珍宝,倍加珍惜。

作家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快乐。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和教育者付出百倍的爱心和耐心。高密市恒涛双语学校致力于“参与教育”,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渗透“微德育”,让学校德育工作接地气有实效。

【聂淑香,山东省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樊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评价
班级“无课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