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中敏:百年难遇一严师

2018-01-04刘烨

中国德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严师教务处校长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任中敏正是一位严师,一位百年难遇的严师;正是他的“严”,在那个年代,成就了汉民中学的辉煌。

汉民中学于1937年秋创建于南京栖霞山,上课七周,因全面抗战爆发,迁到桂林,1938年初于穿山脚下筑舍建校。汉民中学办学12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民中学更名为“桂林市第一中学”),蜚声西南。当时在汉民中学学生中流传:“读了两年考西大,读满三年考清华。”由此可见汉民中学办学质量之高。

汉民中学的历史是校长任中敏执笔书写的。

任中敏,1897年出生,江苏扬州人。1921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做过教师、编辑,再后进入政界,担任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秘书。因为崇拜胡汉民,所以在胡汉民1936年去世后,任中敏等人创办了汉民中学。

任中敏抱着“日寇侵华,国难日极,我欲以培养救国青年,壮大御辱力量”的目的来办学,从严治校,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材。

任中敏对教师是严的。

聘任教师,不管是谁介绍来的,他一定要亲自面试,亲自考察。聘请语文教师,任中敏要看应聘者的作品,当然也不以此为唯一标准。聘请英语教师,任校长还要请擅长英语的人士帮忙考察。有时,任中敏还要应聘者试讲几堂课,以了解来人是否符合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管什么来头,他都拒绝聘用。汉民中学初次聘用以一学期为限,经过实际考察再定是否续聘。续聘期限视情况有一年、二年、三年的。

汉民中学的聘书很特别,上面不仅写有讲授课程、任职、聘期、薪酬,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在食堂同学生一起吃饭、每天参加升旗等,一共十来项。聘书上还有几句附言,要求必须遵守,最后两句是:“一心一德,贯穿始终”,显得十分庄重。

因为任中敏聘师严格,所以里面有很多有为的教师,如司马文森、汪士楷、潘逸耕、赖普文、张玫、沈克琦等,徐悲鸿、徐眉生等也曾在学校兼过课。

任中敏对教师教学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措施。每学期上课前,任中敏都要主持召开教务会议,由教务处主任报告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师可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学校要求教师将一学期教学进度分周填好,交教务处,以备随时检查督促。在学期中段考前,学校要进行一次教学反应调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调查表,上面有教师姓名、教学优点和缺点、学习有什么困难、期望如何改进等栏目,要学生在教室内集中填写。教务处收集调查表后,按教师授课科目分订成册,先加审查,剔除个别讥讽教师的调查表,然后原原本本送给教师参考。这一制度对教师用心教学是一大鞭策。

为了督促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任中敏实行作业抽查制度,每周周会结束时,高中抽签两个班,初中抽签四个班,检查教师是否批改了作业。除了“硬”的一手,他还有“软”的一手。汉民中学规定,每学期国文课要作文15篇,语文教师要篇篇批改。任中敏让人在教师休息室内张贴一张大表,在每班班名之下列15个空格,凡出了作文题叫学生做的,请教师在每个空格里写上题目。众目睽睽之下,教师无法偷懒。

对教师未按要求批改作业的,任中敏从来不会放过。一位语文教师一学期只改了11篇作文,有4篇没动。任中敏知道后,另请别校的语文教师代为补改,并给了一定酬金。事后,任中敏把这事告知当事人。这位语文教师非常惭愧,自己支付了补改酬金,以后再也没有缺改作业。

任中敏对任班导师的教师要求更为严格。班导师要参加学生早、晚自习,课余时间多接近学生、帮助学生。汉民中学每间教室后面都有一间导师工作室,里面备有桌子、小书架和一张单人床,导师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导师工作室与教室相连的墙上有个小窗口,通过小窗口导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任中敏希望教师做“春天”,也就是要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的优点多加表扬、引导,对其错误、缺点要多加疏导、纠正,犹如春天养人。

任中敏還要求教师做“人师”“德师”,不做“商师”。当时有个别教师兼做生意,任中敏在《大公报》上撰文痛斥“商师”之弊。

因为任中敏对教师要求严格,所以当时汉民中学师资很好,这为推进高质量办学奠定了基础。

任中敏对学生也严。

这种严,首先体现在招生上。汉民中学招生,真正做到“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绝无人情可讲。录取前,任中敏也会收到一些知名人士来函说项,希望关照某某学生,对此他一概不予理睬,交代教务处在发榜前连信都不要拆。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主办儿童教养院,要推荐几个优秀学生保送汉民中学,任中敏照样拒绝了她的要求。

任中敏对学生严,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为了督促学生做作业,任中敏制定制度,每周对学生作业进行抽查。抽查到的班级按学科填写作业检查表,连同作业本送到教务处。教务处两个职员逐班逐科逐题进行检查,发现某个学生某科作业缺做了,便登记在册。随后,公布作业抽查情况,凡缺做作业的学生,班级、姓名都公布在布告栏中。被公告的学生必须按时补做作业,否则要扣学期总平均分。

任中敏还制定了严格的补考和留级制度。学期成绩有一科不及格者,可予补考;如仍不及格,准许第二次补考;若第二次补考仍不及格,则予以留级处理。有两科不及格者,也可补考两次;补考后仍有一科不及格,就要留级。若三科不及格而其中有两科是主科,则不准补考,直接留级。若有四科不及格,勒令退学。还有一点比较特殊,学生成绩科科及格,但名次排在班上最后三名里的,要选其分数最低的一科,重考一次,如不及格再补考,补考不及格,则要留级。

正因为任中敏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汉民中学学生知识掌握得很牢。当时浙江大学对其保送的高中毕业生,都是免试录取的。

任中敏对学生严,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任中敏教育学生,以“严正做人”为最高原则,以“清白鲜明,临难不苟,刻苦耐劳,奋斗牺牲”为立身处世准绳。就拿就餐来说,学生开饭前要先在食堂前集合站队,要求着装整齐,大热天也不得穿背心;然后依次进食堂,各自到餐柜取碗筷,盛饭取菜后入座,由值日生喊口令,任中敏喊“开动”,才可以进餐,不得讲话、喧哗;饭后,碗里不许有剩饭剩菜,个人要洗净餐具放进碗柜。endprint

任中敏多次说“校长是冬天”,意味着严寒酷冻,消灭病虫害,对学生的错误不可宽容。汉民中学制定了各种制度:随地吐痰要训诲,考试作弊要开除,擅自到野外游水要开除,上街遇见老师不行礼也要受停学处分……学生如有违反,必遭处分,甚至停学、开除。曾有学生申剑云,因为作业没做完,一天中午在教室里赶做作业,被任中敏发现,责令其回寝室午休,后以违反做息规则处以停学处分。任中敏对学生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任中敏可不是一个只会吹胡子瞪眼处分学生的校长,他的严,不仅表现在严格的制度、严格的惩处上,还表现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严肃的思想观念上。1948年上学期,学校举行作文比赛,任中敏亲自出题 “强哉矫”,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矫,是一种制箭工具,箭杆如若不直就用它来紧紧夹住,以便矫正。任中敏出此题,就是鼓励大家在灵魂深处树立对不正直的事物要坚决予以纠正的思想观念。

正因为任中敏对学生严,学生对其敬畏有加,时时以 “严正做人”自律。“荣誉考试”和“荣誉小卖部”就是一例。“荣誉考试”就是考试时不设监考老师,“荣誉小卖部”就是小卖部不设售货员,买东西的同学自己取货,自己往小箱子里投钱。当时,大多数学生都很自觉。

任中敏对学生严,有时近乎无情,近乎苛刻,以致有人说他是“法西斯”,但是几十年后,他的学生,包括曾受其处分的学生,都深感校长的严格教育,令自己一生受益匪浅。

任中敏对师生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凡要求他人做的事,他必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

汉民中学要求教师与学生一同在食堂吃饭。任中敏夫人也在汉民中学教学,他是有条件在家开火的,但他坚决按照学校规定,每天都在食堂和学生坐在一起就餐。在汉民中学的食堂里,每天都可以看见任中敏校长,穿着一套灰布中山装,脚蹬布鞋,戴着深度的近视镜,就着萝卜、白菜,嚼着粗米饭,餐毕自己把碗筷洗净放进碗橱。这是当年的一道风景。

汉民中学要求老师批改学生作文要认真、细致。一次,一个班导师请假,国文课没人上,任中敏主动代课。他不但代课,还负责到底,将作文也带回去批改。学生刘劭在作文中将花钱、花时间的“花”写成了“化”,任中敏给改正了。尽管任中敏只给刘劭带过一次课,但任校长这个“一字师”成了他的“一世师”。

汉民中学规定,在教室里不能吃零食。任中敏的独生子任有愈当年也在汉民中学读书。他所在班教室的字纸篓里发现了粽叶,任有愈承认是他干的。任中敏得知非常难过,在教室墙上贴出检讨书:“鄙人过去未能尽家长之责,对于有愈未曾作有恒之教导与有效之矫正,以致两年以来,其习性日渐恶化,意志始终颓靡。教室乃学生受业之所,何等庄严尊重,经值班生早晨扫除干净,即应人人保持爱护。今被一二分子任意作践,遗弃粽叶于痰盂之外,招惹多量苍蝇飞集同学头面,既碍公共卫生,又误各人作业,将何以自解?”末尾签名为“学生家长:任中敏”。任有愈的检讨书也贴在一起。随后,任中敏毫不犹豫把儿子开除了,亲自挑着行李将儿子送到另一所学校。这件事在全校引起轰动,大家更敬畏他的严厉,遵守校规不敢有一丝马虎。

任中敏自號“志愿师”。在他看来,“凡立志发愿,以教导青年为事业,除期限而外,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人,谓之志愿师”。他每天和学生一同起床、升旗、做早操,一道参加劳动,从不间断。在他的带动下,师生都不敢也不好意思懈怠。

任中敏教导学生“严正做人”,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甚至“严正”到让人吃惊的程度。汉民中学毕业生吴剑青回忆:

毕业时,我准备了纪念册,去校长办公室请校长题词。

老校长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好,可以放下。明早来取。”

我急着办妥这件事:“校长,这儿有现成笔墨,您老人家就随便写几句吧!”

老校长脸色突然一沉,眼睛一瞪:“这笔墨是给你题词的吗?胡来!这是公家给我办公用的。你请我题词,我俩是师生,纯属私人关系。怎么可以这样用,损公利私,拉人下水呢?”

我吓得呆若木鸡。

老校长没再训斥我,口气和缓地对我说:“去吧,我今夜拿回家写好,明早来取。”

多年以后,吴剑青说,这件事对他一生立身处世起到防腐剂作用。

每当学生比较严重地违反校规,任中敏就在学校标语牌上披上长长的黑纱,以志校耻,甚至绝食自责。待违反校规的学生承认错误、一些师生恳请他进餐时,他才恢复进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任中敏正是一位严师,一位百年难遇的严师;正是他的“严”,在那个年代,成就了汉民中学的辉煌。

(参考资料:魏华龄、严申榜《任中敏与汉民中学》,黄俶成《百年任中敏》,竹西鹤鸣《任中敏先生》等)

【刘烨,中国德育杂志社,主编助理】

责任编辑︱樊 璐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栏目投稿信箱:zgdy_huati@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严师教务处校长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好处费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小数字大生活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学校教务处在推动学校变化方面的探索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