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应对策略探讨

2017-12-27李霞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应用题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李霞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效果逐渐提高。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及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单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应对策略

小学数学在教学目标上是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论同现实实际相结合,运用相应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数学应用题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利用创设相应的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模拟实际生活状况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用,通过现实生活经验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起数学思维模式。

一、 小学数学应用題在教学中存在的障碍

(一) 教学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障碍就是形式比较单一,结构比较封闭,创新性不强。因为受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限制,小学生在理解应用题时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编撰教材的时候,设计应用题的时候,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多以图画或表格方式出现,而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则通常是利用文字表达,但过多文字堆叠会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情况,所以学生提不起兴趣或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增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和累赘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再喜欢数学应用题,教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形式单一,结构封闭的应用题还容易令学生产生惯性的思维,从而很难形成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

(二) 具有严重的类型化倾向

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说是教学工具,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绝对不可以全部依赖它,应积极注意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一旦教师单纯地将小学生看成是被动吸收数学知识的机器而进行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就违背了现代教学理念,从而无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为了使小学生很快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就会对应用题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每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解相应应用题的时候,就直接利用数学教师总结的共识,不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寻找到答案,缺少过程,从而无法体现应用题教学自身价值。

二、 应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的策略

(一) 积极创新小学应用题设计

现阶段,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在设计方面都比较简单甚至太过简单,题目中的条件都是充分且具体的,所以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思考就会得出答案。通常来讲,题目直接给出套用相应公式就能解题的条件就行。小学教师在设计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设置条件不足的题型,使小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利用已知的条件取得比较有价值的解题信息,然后认真思考和分析,找到缺失条件,然后按照提示信息获得最后结果,只有问题实现环环相扣、条件缺少的应用题,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让小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及乐趣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 积极拓展小学生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师教授应用题的时候,虽然答案具有唯一性,可是却有诸多方法能够得出最终结果。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相应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小学生解题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解决数学应用题,一方面可以打开学生思路,还能巩固小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小学生有效掌握应用题的所有条件间内在逻辑以后,利用不同视角尽量多地找到解题的方法,逐渐学会能够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够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中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引导和启发,从而积极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愉悦和轻松。

(三) 贴近生活,巧妙设题

小学数学教师不管是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方面,还是设计具体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时候,都要注意从实际生活出发,把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和显示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例如,数学教师教授完分数应用题之后,就可以简单的从现实生活角度设计这样一个应用题:

一天,王老师带着四百元钱到商场买衣服,商场的衣服款式繁多,颜色艳丽,并且商场做店庆,所有衣服都打折出售。王老师相中了几件衣服,都非常喜欢。外套的价格是一百八十元,裤子的价格为外套价格的四分之三,而连衣裙的价格比外套的价格多六分之一,请同学们帮王老师算一下,她带的钱是否够买下所有的衣服呢?

小学生解这道分数应用题的时候,虽然在解题,但完全可以当做是解决生活中的小事。这种应用题在设计方面有效贴合学生生活,在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基础上,还会使学生在他们之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进行积极的计算和解决。

(四) 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

所谓解题策略,包含诸多因素:首先,引导小学生对相应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例如整理题目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然后综合运用这些信息,利于对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引导学生对相关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很多,也非常复杂,数学教师传授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理解为何选用这种解题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方法运用自如。第三,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对解题步骤方面的探索,这样能逐渐培养小学生形成比较连贯的和逻辑化比较强的思维。

三、 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应用题更是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虽然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障碍,但只要数学教师积极探索,寻求贴合实际生活,符合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及规律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贺传运.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01).

[2]蔡源.小学数学应用题难点解析[J].好家长,2017,(03).

猜你喜欢

应用题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