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能力下的雕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2-23时振营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雕塑人才专业

时振营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西安 710054)

高校创新能力下的雕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振营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西安 710054)

高校创新能力下的雕塑人才培养要紧紧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符合高校发展的课程设置,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遵循雕塑市场的发展规律。通过了解当前雕塑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雕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且针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雕塑人才给出合理化建议。

高等院校;雕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雕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雕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开设雕塑专业的院校高达60余所,社会对雕塑人才的需求正是高校设立雕塑专业的意义所在。在高校创新能力下,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雕塑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方案逐渐改革,不断创新,突出开放性与职业性,按照学生的就业要求,大胆地融入国际因素,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雕塑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雕塑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一批法国留学者开创,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体系,当年的雕塑教育创始人已经成为了雕塑创作研究所的领头军,为我国雕塑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雕塑教育也面临着紧迫的任务,社会需要高水平、现代化的人才,原有的纯艺术类雕塑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行情。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环境的提高对城市的空间及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雕塑行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我国高素质的雕塑人才短缺。另外,近几年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雕塑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发展,但高校所开设的雕塑专业涉及面不够全面,主要方向为浮雕与雕塑设计,对于建筑雕塑及景观雕塑设计很少,市场对雕塑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雕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雕塑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调查,我国雕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已经超过3 000人,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在大规模增长。近几年来,城市雕塑逐渐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了雕塑行业的支柱产业,促进了高校雕塑专业的开设与发展,使得雕塑专业在高校中得以普及,院校与专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雕塑教育体系中稳定发展。

二、雕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形势严峻。当前社会,各个专业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对于雕塑专业同样存在这种现象,雕塑专业培养的大部分为雕塑家。而对于雕塑制作中各个环节的专业知识人员太少,这些人员大多由民间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或者在手工作坊中产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高校雕塑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阻碍。与此同时,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所招生源基础较弱,在短短几年就想成为雕塑家是不可能的,学生毕业后又不甘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自身思想上得不到正确的转变,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雕塑专业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就业面比较窄,大部分从事教学工作,也有许多学生甘愿做自由职业者。高校在雕塑人才培养方面,要随时了解市场变化,分析社会需求,大力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改革力度,确保学生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2.人才培养模式守旧。我国高校雕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守旧的显现依然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式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调查显示,2/3的用人单位把毕业生的知识与技术技能作为主要依据,所以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改变纯粹的艺术家培养模式。当前社会需要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要为学生建设校内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发挥更好的纽带作用,支持学生自主创业,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与空间,更新教学方案,打破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的空间。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比较落后,导致了我国每年都要从海外引进大量的创新人才。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雕塑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雕塑设计人才的培养走上了速成的道路,所以培养创新的设计人才比较困难,快速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生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际项目面前没有明确的设计思路,所设计的雕塑作品含金量较低,由于知识沉淀的不足,对设计理念不能够深入了解,作品就会重模仿、轻创意,高校雕塑专业教育缺乏合理的育人环境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感悟与体验,必然会使培养的雕塑人才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4.缺乏创新性思维。高校雕塑专业要对创新意识的设计思想高度重视培养,创新作品需要好的设计思想作为导向,要有一定的知识沉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体验来汲取灵感,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雕塑专业与多个领域相关联,所以需要有广阔的支持层面,但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创新意识薄弱,毕业后很难成为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所以,高校雕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想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高校雕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雕塑专业是近几年的新兴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城市雕塑规划、雕塑制作公司以及雕塑工艺品生产等重要岗位。高校在雕塑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了解社会发展对雕塑人才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毕业后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方向,充分地掌握雕塑艺术制作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艺术造型、材料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与技巧,高等院校雕塑专业学生要掌握雕塑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运用各种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可以进行专业的创造设计,高校要为社会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

2.理论结合实践。在高校雕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雕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反复地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雕塑的内涵。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结合市场的需求,积极地拓展专业方向,依托企业的支持,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高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到雕塑行业企业进行艺术考察,鼓励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拓宽视野,了解社会雕塑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雕塑人才的需求标准,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外,通过岗位实训,在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人际交往。把所学理论知识正确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有利于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为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雕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雕塑设计的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培养雕塑人才的过程中,在确保学生掌握雕塑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以及实践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见,通过组织课余雕塑比赛等形式,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得到智慧与创意的交融。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特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中赢得立足的机会。

4.完善教师队伍的选拔方案。高校雕塑师资水平低下是影响雕塑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因素,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雕塑人才的前提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等院校要对雕塑师资队伍的选拔高度重视,在教师选拔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化、合理化的方案,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注重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筛选之后,对录用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不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学术探讨,到其他院校及企业实训,学习外界的先进工作经验。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案,确保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师是教学的基石,只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5.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雕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调节课堂氛围,开设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雕塑实践课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总结学生们的创新性意见,运用新媒体教学方法,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杜绝以教师为主导的死板课堂,释放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余时间参加户外写生、创意雕塑等,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确保学以致用。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雕塑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水平的雕塑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给高等院校雕塑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压力。高校领导者要及时地分析社会发展行情,正确认识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输送多元化复合型雕塑人才。

[1]戚宇.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6,(6).

[2]范军.浅析装饰雕塑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品牌,2016,(2).

[3]郑先觉,孙兰.高等院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4]石向东.城市景观雕塑课程产学研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6).

[5]徐怀天.高校雕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山海经,2015,(11).

[责任编辑 刘 瑶]

G642

A

1673-291X(2017)22-0137-02

2017-02-18

陕西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在项目流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XM-15)

时振营(1961-),男,河南舞钢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雕塑研究。

猜你喜欢

雕塑人才专业
巨型雕塑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专业降噪很简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